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試論我國居民投資現狀及完善對策

試論我國居民投資現狀及完善對策


朱 曉 莉

[關鍵詞] 居民儲蓄  投資渠道 對策
[摘要] 今年來,我國居民儲蓄一直居高不下,儲蓄增長率甚至超過了居民的收入增長率。本文從分析我國居民投資現狀入手,闡述了我國現階段低風險資產的缺乏,難以適應居民的投資需求。因此,應該改變傳統的投資方式,發展準儲蓄替代產品,拓展金融投資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儲蓄居高不下,雖然我國央行一再降息,希望將居民儲蓄擠出,加大居民消費,從而拉動經濟的增長。但是其效果卻不明顯,居民儲蓄依舊上升,甚至超過了居民的收入增長率(如表一所示)。這種現象暴露出了我國居民儲蓄、消費之間的結構失衡問題。

表 一


造成我國居民儲蓄快速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居民缺乏消費欲望,但我認為更重要、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居民不敢花錢”。我國居民的人均收入不高,而且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居民的收入不但要支付日常開支,還要留出預算應付教育、醫療及養老保障等大項開支。在變革預期加大并形成慣性之際,人們對健康、醫療、養老、失業、子女教育、住房等等的保障需求增加。人們的保障需求最終只能依靠家庭和個人來予以滿足,收入預期下降,而保障需求的支出預期卻在不斷上升。在全面市場化這一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優化資產結構、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已成為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因此,在這種“任何事都要靠自己”的情況下,居民必須加大銀行儲蓄,為自己作保障。因此,提高我國居民的收入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居民收入可分為三部分:消費、儲蓄和投資。1996年以來連續多次降息以及利息稅的征收,使儲蓄存款收益下降,因此,儲蓄并不能因為居民的推后消費為居民增加過多的收入,投資成為提高居民收入的一個重要方式。銀行儲蓄可以通過投資這種方式轉化成刺激有效需求的力量,并且居民還可以從中得到投資收益,增加收入。但是,我國居民目前的投資現狀卻是投資渠道狹窄,分流能力低下,市場未能提供足夠與完全的投資產品。
一 我國居民投資的現狀分析
只要資本市場是完備的,市場能夠提供完全與合適的金融產品,居民儲蓄就會通過金融渠道轉化為投資。而正是由于資本市場的不完全性,要么是未能提供有效的金融產品,要么是風險資產不能適配居民的投資需求,導致一部分銀行儲蓄不能轉化為儲蓄替代產品,造成了儲蓄的高比例增長。(袁志剛,馮俊,羅長遠.居民儲蓄與投資選擇:金融資產發展的含義.)
目前,我國金融工具品種單一,數量供給匱乏,尤其是適合個人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匹配較好的投資產品明顯不足,不能滿足居民快速增長的投資意愿的要求,嚴重限制了居民投資。國債一直是居民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幾乎風險率幾乎為零,而受到穩健型投資者的喜愛。但是國債的發行數量有限,幾乎每次國債的發行都會出現脫銷的現象。由于我國股票市場不健全,并且其中存在惡意操縱、信息不對稱、黑幕交易等行為,投資風險大,嚴重挫傷了居民的投資信心。保險市場有待規范,在營銷及理賠等環節多有爭議,大部分居民都不敢涉足其中。基金以及金融衍生工具品種不豐富。因此,相對于居民相對剩余收入的迅速增長,適合于居民投資理財的、相對穩定和具有投資價值的金融產品嚴重不足,居民只好把錢存入銀行。(韓衛剛.對居民儲蓄增長快于收入增長的思考.)
如圖一所示,我國居民的資產大部分還是以儲蓄的形式存在。儲蓄的替代投資形式只占了31.2%,并且渠道狹窄,只有國債、股票、基金和保險幾種形式。


圖 一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城鎮儲戶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居民的投資渠道并未拓寬,只是在現有的投資渠道之間投資比例有所變化而已。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數占比為38.5%,較上季度下降1個百分點,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認為“購買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人數占比為8%,較上季度提高2.9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此外,選擇擁有最主要金融資產為“股票”的居民人數占總調查人數比例也“止跌回升”,今年一季度為4.1%,較上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改變了此前該比例持續下降的狀況。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投資比例的變化并未改變投資渠道狹窄的現狀,居民的儲蓄意愿依舊強烈。這反映了我國居民金融資產多元化進程仍然遲緩,金融市場上仍缺乏能被居民廣泛接受的安全便捷的新型投資工具。
二 拓寬居民投資渠道,提高居民收入的對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投資渠道的狹窄阻礙了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居民得不到高投資收益,影響了收入的提高,儲蓄居高不下。
(一)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不斷開發新的低風險金融產品
由圖一可以看出,居民債券持有比例超過股票,居民對相對安全,投資收益高于銀行儲蓄存款的投資工具存在巨大需求。然而中國的證券市場和保險市場為居民提供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匹配較好的產品仍顯不足。目前在我國證券市場上的可交易品種中,風險結構倒置,大約80%為高風險產品,20%為低風險產品。這種不合理的倒金字塔形結構顯然與廣大投資者的長期理財需求不匹配。
因此,應當加強金融工具的創新,增加金融產品的供給,促進居民金融資產結構的升級。在遵循風險收益相對稱的投資原則下,增加融資工具的規模和品種,適時推出新的融資方式,如養老基金、投資基金等,使居民在多種金融資產中進行理性的選擇,改變居民的金融資產投資過度集中于儲蓄存款的局面,促進投資階層的成長,引導居民儲蓄資金的合理分流,拓寬儲蓄——投資轉化的渠道。
(二)完善規范投資市場環境
居民投資的市場環境是影響投資信心、投資預期的關鍵因素。投資產品的低風險需要完善的投資環境的保障。如果投資市場不完善,居民就不敢將資金投資于金融工具從而轉向風險低的銀行儲蓄。雖然儲蓄的收益率低,但是就目前我國現狀來看,相對于風險而言,居民更看中低風險,居民的風險規避心理占據了上風。另一方面,我國的保險行業中,存在的某些“霸王條款”,造成保險產品供需雙方責任、權利、義務不對稱。理賠標準不規范,在保險合同中存在諸多法律障礙。
因此,應當發展和完善投資市場環境,規范上市公司的市場行為,逐步建立完善、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強居民的投資信心;大力發展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規范保險業的管理機制,清除保險合同中出險標的不明確或執行中存在的法律障礙,減少理賠糾紛,規范理賠標準。
(三)提供政策保證與指導,規范實物投資
近幾年來,我國一直持續的買房熱居高不下,除了居民的實際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居民的心理更傾向于資產的保值與增值,特別是在人民幣有強烈的升值傾向,金融資產投資工具匱乏的情況下,買房就成為居民的首選。政府為了抑制買房熱,相繼出臺了很多措施,例如,提高擁有多套住房的居民買房的首付比例。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房市熱,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政府應該為居民提供政策保證與指導,在抑制實物投資熱的同時,改變居民的心理預期與傾向,從根本上完善居民的投資方式,為居民的投資方向提供宏觀的指引,防止盲目的跟風行為。這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城鎮儲戶調查問卷的結果中有所體現,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四)盡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改善人們消費預期的關鍵,在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同時,切實發揮社會保障體系的功能;在積極提升居民收入的同時,研究如何提高消費者在未來生活方方面面的安全感,以提高居民即期消費水平。在社會保障制度健全情況下,居民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勇于承擔投資風險,對投資結構的優化有十分積極的影響。
要改革財政支出結構,增加社會保障資金的預算安排,提高社會保險費征繳率,并確保社會保障基金專款專用,建立社會保障管理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實行社會保障待遇的社會化發放,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讓城鎮居民對自己未來的利益保障心中有數,從而增強居民即期消費行為對。讓居民敢花錢、敢投資,敢于涉足有風險的投資領域,從而獲取較高的投資收益,增加居民收入。
(五)完善法律法規,保護和促進居民投資
要消除意識形態方面對居民投資的政策歧視,在憲法承認按要素分配收入合理性的基礎上,對民法和刑法進行相應調整,給居民投資以相應的法律保護,增強居民投資的安全性。通過法律法規的制定,賦予居民更大的投資自主權,保障居民權益,促進投融資市場發展,提供居民投資渠道多樣化途徑,依法保障居民投資的合法權益,這是引導和促進居民投資健康發展的核心問題。因此,建立和完善保護居民財產的法律體系十分重要。(余文鑫.居民投資變遷的制度分析.)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第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城鎮儲戶調查問卷.
2. 中國統計年鑒2005.
3. 袁志剛,馮俊,羅長遠.居民儲蓄與投資選擇:金融資產發展的含義. 當代經濟科學.2004.11.
4. 韓衛剛.對居民儲蓄增長快于收入增長的思考.經濟與管理研究.2004.3.
5. 許兵,袁剛.我國城鄉居民儲蓄高速增長原因及其應對策略.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4.9.
6. 余文鑫.居民投資變遷的制度分析.



朱曉莉,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05級研究生。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