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注協推進的“新注冊運動”要做到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網上注冊、網上轉所、網上公示、網上監督,讓全行業都展示在陽光下。讓市場選擇,讓專家評判,讓公眾監督。使好的更好,讓差的沒有藏身之處。
登錄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的網站,你就可以在網站首頁的右上角發現“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管理信息系統”,點擊“公眾查詢版”就可以了解中國700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和8萬多執業注冊會計師的所有信息。據記者了解,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建設的行業誠信信息監控系統(以下簡稱“監控系統”),就是本著“以人為本”和“服務經濟、服務行業、服務社會”的原則,以“傻瓜式操作”的服務理念而建成了第一期工程。
“注冊”拉開革命序幕
網上注冊、網上轉所、網上公示、網上監督,讓全行業都展示在陽光下。讓市場選擇,讓專家評判,讓公眾監督。使好的更好,讓差的沒有藏身之處。
“注冊會計師關鍵在‘注冊’兩個字,這就含有信息化管理的內容。‘注冊’信息化管理將面臨著一場革命。”2006年6月29日,財政部副部長王軍對中注協作出批示。此后,中國會計行業的“新注冊運動”由此拉開序幕。誠信體系建設也伴隨著“新注冊運動”,借助網絡技術在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2007年2月16日,王軍在中注協《工作簡報》上指出,IT(信息技術)是會計行業實現高質量管理服務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手段,要加快以“注冊”為樞紐的行業信息系統建設步伐,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手段,通過行業管理信息網絡,變“加法”為“乘法”,延伸行業管理的觸角。
隨后,在會見安永國際會計公司遠東區主席孫德基先生時,王軍講到,“中注協推進的‘新注冊運動’要做到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網上注冊、網上轉所、網上公示、網上監督,讓全行業都展示在陽光下。讓市場選擇,讓專家評判,讓公眾監督。使好的更好,讓差的沒有藏身之處。同時,這也能杜絕監管中的腐敗。”
隨著財政部領導們的一次次批示、一次次講話和中注協的一次次監控系統的推進協調會議,監控系統山雨欲來風滿樓,逐漸讓公眾看到了行業誠信的“陽光”式監控的曙光。方案探討、實地調研、理論研究、制度建設、網絡架構和數據采集等一系列活動,在中注協的組織領導下,經過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監控系統建設。
監控系統有執業信息的記錄功能、誠信信息的披露功能、異常情況的提示功能。執業信息的記錄功能,即全面記錄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基礎信息、執業信息,對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行為實現全過程的重點記錄和客觀反映。
誠信信息的披露功能,即將會員的誠信信息向公眾披露,將行業執業行為置于陽光下。
異常情況的提示功能,即通過信息記錄,提示和鎖定每一個注冊會計師、每一個事務所的異常情況,監管工作做到密切跟蹤,實時發現,及時解決。把監管工作落實到協會工作的各個角落、各個環節,把行業管理的過程變成監管的過程。
“我們通過采集和使用這些信息,監控每個個人會員和團體會員的行為,真正實現會計行業信息的透明化,使之接受群眾的監督,接受公眾的選擇,這就是監控系統的內涵。因為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中注協秘書長陳毓圭表示。
革命之前的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所以企業或個人無法知曉會計師事務所全面執業信息。為了避免風險,企業一般都選擇社會知名度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
“中注協利用網絡信息,建設會計行業誠信監控系統,是一個創新。現在IT早已成了我們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會計行業也不例外。可惜的是:很多會計人也許在一旁會一臉茫然,不知IT除了技術,還有什么;不知道如何管理和應用IT;對于IT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到底在哪里更不甚明了。我相信將來監控系統一定會成為行業輿論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企業和行業為社會提供更多的陽光信息,才能讓公眾享有更多的知情權。”某會計師事務所IT研究員邵瑞峰說。
“信息不對稱,所以企業或個人無法知曉會計師事務所全面執業信息。為了避免風險,企業一般都選擇社會知名度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但是知名度高的,也并不是完全沒有風險,從最近幾年國內外發生的知名事務所的弊案就可見一斑。可以說,中注協的這一舉措將會在會計史上,寫上濃重的一筆。”艾森哲咨詢顧問李力說。
據記者了解,加強會計行業的監督,營造會計誠信的社會環境,是各級政府都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各級政府都建立了相關會計人員的獎懲制度,對誠實守信、按章辦事的會計人員給予表彰,對弄虛作假的給予嚴厲處罰。但是處罰制度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威懾效應,也沒在全行業形成“誠信為榮,失信可恥”的整體輿論氛圍,導致其在社會上形成的影響力有限。這些監督就顯得有點蒼白,似乎“作弊”成了公開的秘密。
在記者走訪中,公眾對會計工作的監督檢查、財務會計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和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制度等制度,只是了解一些,而不知道從哪里獲得這些全面的信息。目前,盡管很多省市相應建立起了一些會計誠信網絡監管系統,但是由于各省市在這方面各自為政,沒有整體規劃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對于企業或個人來說,這些信息很容易被淹沒在網絡信息的海洋中,而無法準確及時地獲得;對于監管部門來說,各地開發的網上查詢的功能模塊不一致,數據接口不一樣,導致很難及時地獲得行業的整體數據,給行業的分析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自我加壓,自我約束
信息向公眾開放后,一方面可以宣傳會計師事務所,一方面可以提升執業水平。
監控系統會在怎樣程度上影響注冊會計師行為,帶著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人士。
“凡不按規定辦的、達不到要求的,就要通報情況、上網公示。形成的行業輿論,讓他自己感受壓力、自己改正錯誤或者呆不下去自己出局。”中注協副秘書長董新鋼表示。
“盡管中注協每年利用年度資格審查、培訓的規定、監督檢查懲戒的規定等一系列行業協會規定,對我們監督檢查。但是我們自身,并沒有借此機會來提高自己,以樹立自己的行業品牌,而以前似乎有應付差事的感覺。‘監控系統’在實現網上批露后,對我們這樣的事務所沒有大的沖擊,反而會促進我們的發展。因為我們的執業實力、從業人士、考試情況、履行會員義務的情況等注冊的基本情況,都很好。這些信息向公眾開放后,一方面可以宣傳會計師事務所,一方面可以提升執業水平。這對中國會計行業來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情。”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注冊會計師表示。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榮恩說:“注冊會計師行業是維持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不可或缺的一支隊伍,是以其公正、客觀形象得到財產委托人和財產受托人信任為前提,以誠實守信為其生存發展的基礎。如何了解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誠實守信?讓注冊會計師的信息公開或許是了解注冊會計師誠實守信的較佳選擇之一。目前中注協正積極推動的‘監控系統’為解決這些難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最后,朱榮恩還表示,“注冊會計師信息披露首先要解決披露哪些信息的問題,要找到能直接或間接反映注冊會計師誠實守信的有關信息;其次要引導公眾解讀這些披露信息與注冊會計師誠實守信的內在聯系,以及如何從這些內在聯系中找出注冊會計師誠實守信的總體評價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