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論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及監管問題

論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及監管問題

必須通過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來促進企業強化財務核算。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確保企業改革和國民經濟穩健推進的重要條件




論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及監管問題




張娟




企業會計信息是企業提供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各種財務報表及其他財務資料。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是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即所反映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真實程度。真實性作為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既是會計信息的本質屬性,也是會計信息質量的核心內容。如果說質量是會計信息的生命,真實性則是會計信息的生命之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在客觀上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近年來,國家以財政部的名義向社會公布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抽查結果,曝光了一些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有的問題甚至很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宏觀調控質量和市場經濟秩序。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的有關要求,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強化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已經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的程度。



一、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形式及原因
(一)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具體表現形式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是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問題的集中表現,其具體形式五花八門、錯綜復雜,主要可以歸納為:
1.資產不實。主要有人為隨意虛增資產;資產損失未進行及時處理,如期末不進行盤點,該處理的存貨損失不處理,虛增資產;資產應攤未攤,如待攤費用、低值易耗品等不攤銷或少攤銷,虛增資產;少提(多提或不提)折舊以虛增(減)資產。
2.所有者權益不實。一些企業為了擴大影響和提高企業信譽,注冊資金很大,而實收資本長期不到位,甚至有的企業隨意抽逃資金,形成資本空殼;有的任意高估無形資產價值,虛增資本公積。
3.利潤不實,主要有多(少)計收入。一些企業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追求政績,采取多結轉收入的辦法;另一些企業領導為了逃稅,采取隱瞞轉移收入、多列支費用、多轉成本,企業為了達到少繳所得稅等各項稅金的目的,擠占虛列成本費用。
4.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一些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也造成了會計信息失真。如會計人員無會計證上崗;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不合規;設置賬簿不合規;會計憑證不合規;賬表、賬賬、賬實不相符等。
(二)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不夠,《會計法》貫徹落實得不到位。雖然新《會計法》頒布以后,普遍對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進行了《會計法》的培訓,但應該看到,有相當一部分人學習不認真。同時,《會計法》的貫徹落實是一個過程,致使企業沒有真正按照《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規范會計工作。
2 . “ 委托— 代理” 制的固有缺陷。企業所有者(委托人)將經營管理企業的權利委托給經營者(代理人),是一種典型的“委托—代理”制。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存在效用不一致、信息不對稱和契約不完備等特性,從而形成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內在原因。
3.財務人員素質偏低。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主體行為日益多樣化,會計程序和技術方法不斷科學化,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企業中的財務人員多數對會計理論缺乏系統地學習,對會計的核算原則、方法認識不全,理解不透,在實際操作中經常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必然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4.會計核算手段落后。很多企業沒有實行會計電算化管理,手工操作比較普遍,容易使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因手工操作出現失誤,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5 . 會計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不高。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爭攬業務,不惜降低執業質量。同時,會計師事務所自身管理也存在許多問題,在執業中缺乏風險意識,使其社會監督職責流于形式,不能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正確披露。
6.部分環節缺乏應有的會計職業道德。這是主觀上的原因,也是造成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企業為了自身利益,通過編制虛假會計信息來達到逃稅漏稅、虛增資產等目的。有的是會計人員給企業負責人出“餿主意”;有的則是企業負責人干預會計工作,授意、指使、強令會計人員隨意調整會計賬目,做假賬,提供虛假財務會計信息,偷逃騙稅,侵吞國有資產;少數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出具虛假審計報告,有的甚至喪失職業操守,通同作弊,參與造假、護假。



二、對加強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管的建議
針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失真的問題,筆者建議要千方百計采取措施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督。其目的是通過懲治違紀、糾正失誤、治理失真、嚴肅法紀來促進企業強化財務核算,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管理,不斷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一)加大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政府監管力度
在我國, 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始終占有主導地位,即使是在實現公司制改造的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中,國家控股企業也占多數。在國有控股企業中,國有股的比例一般都在70 % 以上。因此,政府作為投資者和所有者,理所當然地是企業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政府一方面出于研究制定和調整完善政策的需要,要獲取充分依據;另一方面,要了解和監控企業執行財會、財政、稅收政策情況,以維護所有者合法權益,使國有資產良性運行,發揮最佳經濟效益。另外,我國證券市場雖然已經發展多年,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
很大,機構投資者相對較少。上市公司中,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占的比重相對較大, 分散的投資者力量不突出,他們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影響和牽制力不是很大。因此,作為政府部門的證券管理機構,在證券市場既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也是對會計信息進行規范、監管的職能機構。
因此,最關心企業會計信息的是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他們最能對企業會計信息施加影響,同時也是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督的主體。財政部門是政府的經濟綜合職能部門,是會計工作的主管部門,也是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監管者,這在新《會計法》及有關規章制度中已有明確規定。因此,對企業會計信息及其質量的規范、監督和管理,是財政部門義不容辭的工作職責。各級政府要建立監督檢查制度,財政等會計監管部門要定期對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其他財務專項檢查,實現會計檢查制度化、規范化和法制化。
(二)加強注冊會計師行業誠信建設和執業監管
以質量求信譽、以信譽求發展是注冊會計師行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近年來,國內外一批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由興到衰、直至消亡的例證,往往是毀于注冊會計師失信問題,這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加強對注冊會計師行業的自律誠信體系建設,提高其執業水準,是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1 .逐步完善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體系。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入手,著力解決好注冊會計師行業抓業務和抓職業道德“ 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和業務培訓,使廣大從業人員增強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自律意識,使之能規范執業,正確披露企業的會計信息,更好地行使社會監督職責。
2.加強行業監管體系建設。會計行政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要按照分工,認真履行職責。會計行政管理部門側重嚴把審批會計師事務所入門關口,對不符合規定條件的堅決不予審批;行業協會側重嚴把注冊會計師入門關口,嚴肅考試制度,嚴肅查處弄虛作假騙取注冊會計師資格的行為,對年檢不合格的執業注冊會計師,要撤銷注冊。
3.建立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體系。制定會計師事務所考核評價指標,并據此定期對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為政府部門、企業選用會計師事務所提供信息平臺,促進會計師事務所依法經營,誠信執業,使當前存在的出具虛假審計驗資報告、賣牌子賣章子賣簽字、濫設分支機構、掛名兼職、跨所執業、抵毀同行、以個人名義掛牌為他人舉辦會計師事務所等有損行業形象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三)多措并舉,完善企業會計監督管理機制
1 .推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和會計委派制。對國有企業(包括國有控股企業)采取財務總監委派制和會計委派制的辦法以控制企業內部人(代理人)造假等行為,是克服“委托—代理”制缺陷的有效措施。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和會計委派制,能有效地降低監督成本,避免經營失敗的突發風險。同時,還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在產權明晰基礎上的三權分立(決策權、監督權、經營權)、各司其職、相互制衡的運行機制。
2.增強企業領導的法律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素質。企業領導的法律意識增強了,不僅可以有效地避免會計違法行為的發生,還有利于財務人員依法理財,提供優質的會計信息。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思想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是防范會計信息失真的基礎保證。
3.加快會計電算化和會計網絡建設,推進“陽光會計”建設。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與其工作手段有密切關系。督促企業把會計信息作為“廠務公開”、“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廣泛接受相關部門和群眾監督。改變傳統的會計記賬方式,積極推進會計電算化。實現會計電算化后,由于采用了國家統一規定的財會軟件,將使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和生成具有統一的規范,能有效地防止人為舞弊行為的發生,提高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可靠性,使會計信息更加準確、及時。
4.探索建立一套評價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包括:財務狀況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如資產失真率)和經營成果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指標(如利潤失真率)。建立以失真率(或真實率)即會計信息失真程度為中心指標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評價體系后,通過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就能從定量上得出一個綜合性的結論,便于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進行綜合評價。
5.強化企業財務收支的內、外部審計監督。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實行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制度,企業負責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要對所出具的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性負責。會計師事務所對企業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查證,并對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四)嚴肅財務會計法紀,加大執法力度
緊緊圍繞貫徹《會計法》、《注冊會計師法》和企業《會計準則》,切實加強監督檢查,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違紀問題,形成對會計信息失真行為的威懾效應。
1.建立監督檢查結果公告制度。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布受處罰企業及法人代表名單,以儆效尤;加大處罰力度,建立和完善違法、違紀懲戒機制,對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隱匿、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和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罰并追究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對有上述行為的國家工作人員,各監管部門有權建議其主管單位依法、依規進行處分。
2.實行企業財務會計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建立能夠量化的財務會計信用等級評價指標,對企業財務會計進行信用等級評定,評定結果通過新聞媒體對外公布,作為金融機構給予投融資、貸款、貼息、擔保等政策扶持的重要參考依據。對財務會計信用等級低的企業,列入重點監控對象,督促其加強管理,提高信用等級。
3.建立企業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制度。通過會計人員誠信檔案管理系統,記載會計人員的基本情況、守信和失信、提示和警示等信息,并實行動態管理和網上查詢,為日后用人單位聘用、政府考核獎勵、人才交流提供信息平臺。
4.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建立企業會計人員獎懲制度,實行獎優罰劣,力爭在全社會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輿論氛圍。建立會計人員正當權益保障機制,對因抵制造假行為,遭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要給予維權保護;對打擊報復人員的行為要依法嚴懲。嚴禁任何部門、企業和個人干預會計師事務所等經濟鑒證類中介機構執業,為中介機構依法執業、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作者單位:遼寧省供水局)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