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市中小企業發展局 張春蓉、金德慶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粗放型模式還未從根本上轉變,社會環境壓力越來越大,正如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所言,我國“工業化的增長模式”已經導致環境“到了難以承受的底線”。企業既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社會環境的主要破壞者,在社會普遍關注環保的今天,我國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的狀況不容樂觀,滯后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生態經濟的打造,上市公司的對環保信息披露應引起社會各方的重視和改進。
一、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現狀
目前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情況無論從內容上、方式上還是形式上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上海證券所提供的紡織、石化、塑膠、塑料高度污染行業的79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提供環保信息的上市公司有53家,占總數的67%;但仍有26家(占總數的33%)上市公司未進行任何環保信息披露,可以想象其他行業的披露狀況。因此,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情況不容樂觀。
(一)內容上,寥寥幾筆帶過,極其簡單概括,沒什么使用價值。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等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形式及內容簡表如下表所示。大多數上市公司都只有一些文字描述,文字描述也較為簡單概括,一般是穿插在公司總體情況的描述中,寥寥幾筆帶過。在79家上市公司的年報中,只有五、六家上市公司單獨把環境保護信息作為單獨的一小部分進行披露。其披露的內容也僅局限于環保戰略方面的披露,并沒有具體的環保措施,并且只是單獨的文字敘述,沒有數據支持。
由此可見,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在環保信息披露上內容較少,不能滿足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需要,很少有公司系統地對環保的目標、政策、戰略、風險等的收益支出、環保對企業財務及其他經營信息產生的影響等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詳細的披露。披露的信息非常籠統,缺少實用價值。
五家等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形式及內容簡表
1.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
(600176) 在董事會工作報告的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回顧中涉及到環保信息,具體內容如下:
公司在九江建設的年產3萬噸環保型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已于2006年6月6日點火投產。項目建設工期160天,總投資3.2億元,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公司致力于不斷技術進步,自主擁有大型無堿池窯、種堿池窯和獨家使用玻纖廢絲為原料的環保池窯設計和建造技術。
2.黑龍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179)
在董事會報告的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中涉及到環境信息,具體內容:
公司將充分利用國家“十一”五期間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支持及黑龍江省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提供的良好宏觀環境,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繼續以“做強做大煤化工產業”戰略思想指導公司各項工作。發揮公司現有產品優勢,結構優勢,人才優勢,基礎優勢,在不斷做優做強主業的同時,堅持清潔生產、加大發展循環經濟和環保經濟的投入,改變增長方式,延伸公司產品鏈,優化公司的產品結構,努力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高度統一。
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600226)
在董事會報告的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中提到有關環境信息,具體內容如下:
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作為農業保障的農藥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結構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除草劑和殺菌劑比例過低,殺蟲劑比例過高,結構調整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積極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環保型農藥將是今后農藥市場發展的主旋律。獸藥方面,隨著國內外對農牧產品殘留限制的日益嚴格,藥物飼料添加劑必將受到限制并最終停止使用,治療性動物抗生素需求必將大幅增長。行業的發展將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
2007年年度經營計劃中提到: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打造綠色拜克、和諧拜克。
4.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228)
在董事會報告的新年度經營計劃中披露有關環境信息,具體內容如下:
2007年,公司將積極轉變增長方式,注重節約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減少污染,奮力做強主業,加快發展,力爭完成銷售收入10億元,成本費用總額控制在9.71億元。
在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及對策措施中披露如下:
公司經營中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強,將提高環保標準,增大公司的生產經營成本。
針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公司采取的措施:不斷引進環保治理先進技術,提高環保治理水平,使公司在環保的各個方面不斷達到新的環保法律、法規的要求。
5.內蒙古伊利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600277)
在董事會報告的管理層討論與分析中涉及有關環境信息,披露如下:
公司所屬利欣化工分公司在報告期內,受環保因素制約,需要進行技術性改造,導致生產車間的停產,減少了公司硫化堿產品產量。
6.包頭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091)
在董事會報告的對公司未來展望中提到環境信息。具體內容:
全面落實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堅持節能、環保,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理念,走規模化、集約化、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
走創新改造、循環治理的道路,促進清潔生產,積極推進節能降耗工作,使企業節約化、集約性發展。
7.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096)
在合并會計報表主要項目注釋的現金流量表有關項目中披露有關環境信息,具體如下:
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排污費、綠化費 1,728,979.84
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環保專項補助 200,000.00
(二)在方式上,無固定模式,基本是在原來財務信息報告模式的基礎上,加上環保信息的披露,披露的方式五花八門。根據79家上市公司年報中環保信息披露情況的分析得知,多數上市公司在董事會報告和會計報表附注中進行環境信息的披露,當然也有少數企業在公司治理結構和重要事項中進行披露。在董事會報告中披露的多在“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回顧”和“公司對未來發展的展望”這兩部分進行披露。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的涉及到補貼收入、預提費用、專項應付款、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等多個項目。在招股說明書中進行信息披露的主要集中在風險因素及對策、募集資金運用和發行人情況中披露。
(三)形式上,單一形式,基本上是應付了事。大多數上市公司在進行環境信息披露時多采用文字表述形式,少有企業進行環保數據的提供,提供的少量環保數據也僅限于環保費、排污費、綠化費等,遠不能滿足企業內外部信息使用者決策的需要。單一的披露形式不僅不利于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而且不利于環保信息披露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二、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現狀的原因
由于我國在環保法律法規建設等方面不足,缺乏一個健康的環保披露環境,企業外在的壓力不大,因此大多數企業就走過場簡單披露或者索性不予披露。
(一)我國環境稅法不健全
我國已在環保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但在稅法中關于環境保護的稅種幾乎沒有,少量涉及到環保的稅種也不健全,對環保的調控力度非常有限,環境稅法如果不發展必然會制約整個社會的環境保護力度和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上市公司環保信息的披露。
(二)中國證監會關于環保信息披露的準則較少
中國證監會在其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9號——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編報規則第12號——公開發行證券的法律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中明確規定,股票發行人要公布其業務或募集資金擬投資項目是否符合環保要求,要說明發行人是否因環保產生侵權這債、近三年來是否因違反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而被處罰。但上述法規只是對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的發行人提出的要求,證監會對已經上市的上市公司沒有提出明確的環保信息披露要求,只是在或有事項的信息披露要求中涉及到部分環境風險的披露。上述法規規定的環保披露的對象也主要是政府部門,而非企業利益相關者和社會公眾。證監會頒布的關于環保信息的準則較少使我國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尚處于監管不強狀態,因此環保信息披露良莠不齊。
(三)我國環境會計基礎薄弱
在理論上,我國環境會計起步較晚,目前尚處于研究和探索之中,還沒有形成一整套環保信息披露體系,對于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收益、環境支出等確認、計量還缺乏理論支持,理論研究的不全面導致我國環境會計在實務方面進展緩慢。在實踐中,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中尚沒有關于環保信息的相關準則對環保信息進行規范,環境會計制度建設不健全;沒有相應的環境會計準則為指導,僅在或有事項中涉及到部分環境風險的披露,各上市公司的環保信息的確認、計量、披露大部分都由各自的會計人員根據經驗和已有的準則進行,因此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的質量不高。此外,從事環境會計工作的專業人員較少。環境會計是融合了環境學和會計學等多門學科的專業知識,我國目前還沒有對此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普通的會計人員缺乏環境學等學科的知識,這也是造成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良莠不齊的原因之一。
三、改善上市公司環保信息的對策建議
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存在著諸多問題,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門、企業和社會各方面切實引起重視,強化環保意識,采取有效措施,采用適合方法加以改進提高。
(一)健全我國環境稅法建設
我國環保稅法十分不健全,建議頒布有關環境的稅種,通過征稅來調節社會資源的流向。具體說來,國家環保總局可以界定一些對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污染物,然后增加稅種對這些污染物的排放征收排放稅。
(二)證監會發布準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
雖然自愿披露是證券市場發展的要求,是改善證券市場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鑒于我國目前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情況良莠不齊、動力不足的現狀,建議采用強制披露為主、自愿披露為輔的披露做法。待我國環保信息披露發展成熟,強制披露已不必要時,再采用自愿披露的披露方式。目前證監會應該根據環保總局核定的重污染行業立法要求此類上市公司對環保信息進行披露,規范披露的內容、格式、形式等相關內容。在重污染行業實施穩定有序后,再對其他行業進行規范。
為了監管的便利性和環境信息的全面性,證監會應強制上市公司以環境報告書的形式披露環保信息,并嚴格規定環境報告書的內容格式及披露的時間。環境報告書中首先應包括公司所在行業所面臨的環保因素的限制、環保政策的影響、可能環保因素的變化及其影響、公司自身的環保目標、方針、政策、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等。此外還要包括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權益、環境收益、環境成本、環保財務指標等財務信息。證監會可以參考西方國家的研究以及日本于2000年度發布的環境報告書準則和2005年發布的《環境會計指南》,結合我國的具體實踐,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環境報告書披露準則。
(三)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和制度
1、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研究。我國目前的環境會計理論發展還很不成熟,理論不成熟會給實務的發展帶來種種障礙,因此應加強環境會計理論的研究。我國可以在充分考慮國情的情況下借鑒參考國外的相關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發展,另外,實踐也有利于理論的發展,成熟的理論有利于指導我們的環保工作,才能有利于環保信息的披露。
2、制定詳細的環境會計準則。我國應盡快制定詳細的環境會計準則,把環境會計納入現行會計系統之中。準則中應對環境會計所涉及到的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收益、環境費用等進行詳細的規定。例如環境資產的定義、確認、計量、折舊、報告等相關會計處理,環境負債的定義、確認、計量、償還的處理、環境成本和環境費用的區分和處理、環境稅金等都要在環境會計準則中一一進行規定。現有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中涉及到環境信息的相關項目如在建工程、待攤費用、短期借款、其他應交款、預提費用、補貼收入、管理費用、支付的其它與經營有關的現金等確認、計量、報告都要進行規范。
另外,環境會計準則要體現前瞻性,不能單純的應對目前出現的問題,要盡可能地對實務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給予原則性的指導。會計準則的建立規范,使環境會計信息能夠準確統一的進行確認、計量、報告,才有利于環保信息披露的規范,也使披露的環保信息具備可比性和一貫性。
3、加強環境會計人員培養。為了促進環境會計的發展以及環保信息披露的完善,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環境會計知識的專業人才是非常必要的。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可以在現有的院校等的會計專業增設環境會計方向,不僅要教授傳統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增加諸如環境學、生態學、可持續發展學等相關學科,使其掌握扎實的環境知識和會計知識,還要強調這兩大部分的相互融合,培養一批可以從事環境會計工作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在職會計人員環保意識的培養,通過在職培訓的方式,使在職會計人員學習相關環境生態知識,逐步加強對環境會計的認識和了解,最終能夠結合企業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相關環境會計知識。
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要求企業不能只承擔經濟成本,還要承擔環境成本,要積極保護環境,“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重點是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義務和責任”。各方面要重視上市公司環保信息披露的狀況,強化上市公司環保意識,規范上市公司環保信息的披露,以實現我國會計信息披露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