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西方盈余管理理論及其計量方法述評

西方盈余管理理論及其計量方法述評

盈余管理近年來成為會計和審計領域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整理了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外國盈余管理理論及計量方法。
首先,作者對盈余管理理論進行了總結。早期的盈余管理主要是檢驗會計政策選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這一時期主要有兩種假設分歧:一是機械論假設,二是有效市場假說。但是這些假設的預測并沒有被證實。1972年Kaplan和Roll對機械論假說提出了質疑,同時一些異常市場反應也對有效市場假說提出了挑戰。1978年Watts和Zimmerman提出實證理論,認為會計政策選擇是一種契約理論并于1986年他們又進一步提出了分紅計劃假設、債務契約假設和政治成本假設。1985年Healy和1991年Dechow和Sloan對分紅計劃假設提出了質疑;1994年DeFond和Jiambalvo通過實證認為債務契約可以發現問題;政治成本假設也得到了驗證。與幾十余年的研究觀點一致的盈余管理定義是:管理者為粉飾公司經營業績或影響資源分配而在財務報告中運用主觀判斷的現象。
接著,作者總結了已有文獻提到的主要計量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操控性應計利潤法、單項應計利潤法、全部應計利潤法和收益分布法。對各個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并指出了不足之處。
最后,作者整理了我國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指出我國起步晚還沒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目前仍沒找到一種完美的計量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高曉婷整理自《財會月刊•理論版》2007年第4期,作者:張薇)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