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會計報表的粉飾與識別

會計報表的粉飾與識別

會計報表粉飾問題在我國相當普遍,中農信倒閉、株洲有色巨虧、瓊民源事件、海南發展銀行被接管以及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被關閉等,都暴露出會計報表粉飾問題的嚴重性。會計報表粉飾極具危害性,它不僅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失實的財務信息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導致政府等監管部門,不能及時發現、防范和化解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的財務風險。鑒于此,本文就如何抑制企業對會計報表過度粉飾和包裝提出若干建議。

一、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

(一)業績考核
對于企業的經營業績,其考核一般以財務指標為基礎,如利潤(或扭虧)計劃的完成情況、投資回報率、產值、銷售收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資產周轉率、銷售利潤率等,均是重要考核指標,而這些財務指標的計算都涉及到會計數據。除內部考核外,外部考核如行業排行榜,主要也是根據銷售收入、資產總額、利潤總額來確定。
經營業績的考核,不僅涉及到企業總體經營情況的評價,還涉及到企業廠長、經理經營管理業績的評定,且影響其提升、獎金福利等。因而,為了在經營業績上多得分,企業就有可能對其會計報表進行包裝與粉飾。
(二)獲取信貸資金和商業信用
在我國,企業普遍面臨著資金緊缺問題。為獲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和其他供應商的商業信用,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就難免要對其會計報表修飾打扮一番。
(三)發行股票
根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且經營業績要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批。此外,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也與盈利能力有關。為了多募集資金,塑造優良業績的形象,企業在設計股改方案時往往就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
(四)減少納稅
基于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企業往往也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有些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基于資金籌措和操縱股價的目的,甚至不惜虛構利潤,多交所得稅,以“證明”其盈利能力。
(五)政治目的
對于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而言,完成任務可能仕途光明,否則可能職位難保,甚至下崗分流。在這種政治壓力下,國有企業很有可能粉飾會計報表。此外,許多地方的市長、局長都是從大型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中挑選,為了展示才能,體現業績,廠長、經理們往往就會在會計報表上做文章。不難發現,一些企業的老總一旦升任,其繼任者將不得不花費幾年的時間來消化因粉飾會計報表而留下的包袱。
(六)推卸責任
主要表現為:1.更換高級管理人員要進行離任審計,這時一般會暴露出許多問題。新任管理人員就任當年,為明確責任或推卸責任,往往都要對陳年老賬進行徹底清理。2.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時,如《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的實施,上市公司就會粉飾會計報表,提前消化潛虧,將責任歸咎于新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3.發生自然災害,或高級管理人員卷入經濟案件時,企業也很可能粉飾會計報表。

二、會計報表粉飾的常見手段

(一)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
資產重組往往具有使上市公司一夜之間扭虧為盈的神奇功效,其“秘方”一是利用時間差,如在會計年度即將結束前進行重大的資產買賣;二是不等價交換,即借助關聯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母公司之間進行“以垃圾換黃金”的利潤轉移。表現為:1.借助關聯交易,由非上市的國有企業以優質資產置換上市公司的劣質資產;2.由非上市的國有企業將盈利能力較高的下屬企業廉價出售給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將一些閑置資產高價出售給非上市的國有企業。
(二)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
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其主要方式包括:1.虛構經濟業務,人為抬高上市公司業務和效益。2.采用大大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的方式,進行購銷活動、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3.以旱澇保收的方式委托經營或受托經營,抬高上市公司經營業績。4.以低息或高息發生資金往來,調節財務費用。5.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費、或分攤共同費用調節利潤。
(三)利用資產評估消除潛虧
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的潛虧應當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利潤表予以體現。然而,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往往在股份制改組、對外投資、租賃、抵押時,通過資產評估將壞賬、滯銷和毀損存貨、長期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以及遞延資產等潛虧確認為評估減值,沖抵“資本公積”,從而達到粉飾會計報表,虛增利潤的目的。
(四)利用虛擬資產調節利潤
所謂虛擬資產,是指對于已經實際發生的費用或損失,由于企業缺乏承受能力而暫時掛列為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資產科目。利用虛擬資產科目作為“蓄水池”,不及時確認、少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損失,也是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粉飾會計報表,虛盈實虧的慣用手法,其“合法”的借口包括權責發生制、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地方財政部門的批示等。
(五)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
利息資本化本是出于收入與成本配比原則,應區分資本性支出和經營性支出的要求而產生的。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不少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濫用利息資本化的規定,蓄意調節利潤。其做法是利用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難以界定的事實,通過人為劃定資金來源和資金用途,將用于非資本性支出的利息資本化。
(六)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
對于盈利的被投資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而對于虧損的被投資企業,即使股權比例超過20%,仍采用成本核算。一些上市公司迫于利潤壓力,經常在年度即將結束之際,與關聯公司簽定股權轉讓股協議,按權益法或通過合并會計報表,將被收購公司全年的利潤納入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
(七)利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調節利潤
許多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和應付款期末余額巨大,往往與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的余額不相上下,甚至超過這些科目的余額。之所以出現這些異常現象,主要是因為許多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利用這兩個科目調節利潤。事實上,注冊會計師界已經將這兩個科目戲稱為“垃圾筒”(因為其他應收款往往用于隱藏潛虧)和“聚寶盆”(因為其他應付款往往用于隱瞞利潤)。
(八)利用時間差(跨年度)調節利潤
在本年12月份虛開發票,次年再以質量不合格為由沖回。較為高明的做法是,借助與第三方簽訂“賣斷”收益權的協議,提前確認收入。

三、會計報表粉飾的識別方法

(一)不良資產剔除法
所謂不良資產剔除法,一是將不良資產總額與凈資產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則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可能表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人為夸大利潤而形成“資產泡沫”;二是將當期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減幅度與當期的利潤總額和利潤增減幅度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及增加幅度,則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有“水分”。
(二)關聯交易剔除法
如果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來源于關聯企業,會計信息使用者就應當特別關注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企業是否以不等價交換的方式與關聯交易發生交易來進行會計報表粉飾。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運用是,將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并會計報表進行對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利潤總額(應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就可能意味著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將利潤“包裝注入”了上市公司。
(三)異常利潤剔除法
將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從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剔除,以分析和評價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當企業利用資產重組調節利潤時,其產生的利潤主要通過這些科目體現,此時,運用異常利潤剔除法識別會計報表粉飾將特別有效。

四、抑制會計報表粉飾的若干建議

(一)應當要求企業充分披露關聯交易的定價與公允價格的差異、賬款結算方式和支付時間等
對于明顯導致國有資產流失的不等價關聯交易,應當獲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準;對于明顯損害上市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不等價關聯交易,應當獲取證券兼管部門的批準。
(二)按照《新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以下行為進行規范:
1.通過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進行資產重組行為應將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的差額收益,按一定期限分期攤銷。2.資產評估調賬、流動資產項目評估減值的會計處理(是作為損益處理,還是沖減資本公積)、處置已評估且發生增減值的資產項目的會計處理,應防止企業利用資產評估調節利潤。3.應防止企業將不符合資產確認標準的項目(如虛擬資產)確認為資產。對于資產確認準則頒布之前已經存在的虛擬資產,應要求企業予以披露,以便會計信息使用者評估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4.對借款利息支出、研究開發支出、大額廣告支出等的資本化行為進行規范,使不同企業對大額費用的會計政策保持一致,以提高會計信息的橫向和縱向可比性。5.并購和股權轉讓行為所涉及的利潤確認進行規范。6.對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和披露進行規范,尤其應當對會計年度內取得或喪失控制權是采用比例法,還是采用推定法編制合并會計報表做出明確規定,對包括上市公司在內的所有企業的會計報表及其附注的披露內容進行規范,以提高會計報表的信息含量和理解性。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