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再思考

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再思考

摘要:由于會計信息占了整個經濟信息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而會計信息質量的好壞決定了經濟信息的質量,進而影響經濟工作決策的質量,因此, 有必要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作進一步的探討。本文從國際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四個方面(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深入闡述了當前會計信息應有的質量特征。
關鍵詞:會計信息 質量特征 再思考
會計信息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運用會計理論和方法,通過會計實踐獲得的反映會計主體價值運動狀況的經濟信息。一個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其經營成果主要通過會計信息來反映。因而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會計信息是企業財務決策的語言,也成為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它構成了整個社會經濟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而社會經濟的平穩有效運行要求會計信息能夠與它所反映的客觀事實相符。
會計信息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依法整頓和規范會計秩序,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一項迫切、繁重而又長期的任務。近幾年來出現了很多財務欺詐案,如安然、世通等。這讓我們從根本上認識到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以及由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低劣而帶來的潛在的巨大風險。
下面從國際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四個方面,即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可比性,再進一步充分認識當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問題。

一、對“可理解性”的再思考
企業發布的所有信息一定要讓信息使用者看得懂,這是最基本的一點,也是重要的一點。一方面,如果發布信息使用的語言過于專業,那么會造成廣大的非專業使用群體的技術性不理解,而非專業使用群體占很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發布信息的語言不能過于含糊,否則會使信息使用者錯誤的理解信息,以至于在此基礎上做出錯誤的決策。根據國內部分專家學者對此問題的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般表現為:(1)會計信息中出現模棱兩可的信息,在相應的證明文件中又同時證明了信息的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理解結果;(2)干脆利用投資者閱讀信息的慣性,將一些不利信息按照投資者的口味發布,以使投資者按照自己一貫的理解方式來判斷,借此來規避法律法規,逃避責任。目前中國專業的投資機構還比較少,大部分是個人投資者,而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非專業人士,甚至有少部分人是外行,如果會計信息過于專業化,會加大投資者的決策風險,進而形成內部操縱的現象,勢必會影響整個資本市場的效率以及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因此,會計信息必須讓讀者理解,這樣才能夠被正確使用。

二、對“相關性”的再思考
會計學家埃爾登•S•亨德里克森認為:相關性包括三種概念,即決策相關性、目標相關性、語義相關性。決策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該與使用者的特定經濟決策相關;目標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要與使用者所要達到的目標相關,他還認為目標相關性是評價相關性的最好概念;語義相關性是指會計信息應該能夠使使用者了解財務報告的用意,理解會計信息比了解使用者的決策和目標更為容易,所以,語義相關性比決策相關性、目標相關性更易于達到。
信息要成為有用的,就必須與使用者的決策需要相關聯。當信息通過幫助使用者評估過去、現在或預測未來的時候,影響到使用者的決策時,信息就具有相關性。相關性包括重要性,這往往是企業容易忽視的問題,披露的信息越來越多,可是重要的東西卻始終不多,缺少應有的價值。但從調查結果來看,這一項指標還是正常的。如表一所示:在對公司的信息質量進行評價的時候,機構投資者對相關性的認可度高于其他幾項指標,在調查的樣本量中認為好的最多,認為差的最少,該調查結果的數據分布也比較符合正態分布,屬于正常情況。相關性是一種縱向的比較形式,主要涉及的是企業本身,自己和自己比較,利用企業本身的一貫方法和原則,即使是不披露,投資者也可以利用以往的數據資料或者在相關的數據資料上進行決策,這也是這一項指標能夠被投資者基本認可的最主要的原因??梢钥吹健氨硪弧敝屑皶r性的這項指標讓人不是很滿意,國家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要求公司的年報在會計年度結束后的6個月內對外公布,勢必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性。但是,會計報告不適當的拖延,就有可能失去其相關性,要在相關性和可靠性之間達到平衡,決定性的問題就是如何最佳的滿足使用者的經濟決策的需要。企業之所以晚一些提供會計信息,這與現行的會計制度設計和會計核算慣例有關,不僅公司在處理選擇信息的時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且中介機構發表意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表一 機構投資者對公司網上信息質量的評價[1]
信息質 量特征 相關性 可靠性 及時性 豐富程度
好 5 9.3% 4 7.4% 3 5.6% 4 7.4%
中 32 59.2% 11 20.4% 15 27.8% 34 63.0%
一般 16 29.6% 12 22.2% 10 18.5% 10 18.5%
差 1 1.9% 27 50.0% 26 48.1% 6 11.1%

三、對“可靠性”的再思考
會計信息可靠性是指確保信息能免于錯誤和偏差,并能忠實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現象或狀況的質量。會計信息如果不可靠,不僅無助于決策,而且還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所以,可靠性也是會計信息的一個主要質量特征。信息要有用必須具有可靠性??煽啃园ㄕ鎸嵎从?、實質重于形式、中立性、審慎、完整性。如上面“表一”所示,在調查中表明,認為可靠性差的占了50%;在一項對上市公司的信息質量調查中,調查結果顯示:88%的被調查者認為多數上市公司存在信息失真現象。既然信息都沒有了可靠性,那么信息本身對決策也就沒有了價值。因此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是非常重要的。在會計信息的處理上,人員把握的尺度不一樣,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會計人員也可能對同一項交易事項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和處理結果,這種情況會導致會計信息行為性失真,這是客觀而不可避免的;會計人員的水平程度有差異,對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理解程度不一樣;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制定者對會計處理原則規定的太死,這樣就不可能注重信息處理的合理性。當然我們不排除許多公司管理當局為了特定的利益存心的扭曲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欺騙投資者,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中國現階段,市場誠信意識還沒有建立起來,在失去誠信不用付出巨大成本的情況下,人為主觀的扭曲報表信息的現象是不可能消除的。
  朱元午在《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和可靠性的兩難選擇——兼論我國現行財務報告的改進》中選擇了一條折中的道路,得出結論:在可靠性得到基本保證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提高相關性,進而實現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可能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相關性和可靠性都是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關鍵,它們與會計信息質量存在正相關的關系。廣大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擁有評判權利,他們的標準就是是否有用。在現階段的中國,相關性和可靠性必須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強。

四、對“可比性”的再思考
  可比性是指能使信息使用者從兩組經濟情況中區分其異同的質量特征,要求不同企業之間的會計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礎,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內容也應基本一致。當經濟情況相同時,會計信息應能顯示相同的情況;當經濟情況不同時,會計信息亦能反映其差異。為了明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的變化趨勢,使用者必須能夠比較企業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為了評估不同企業相對的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變動,使用者還必須能夠比較不同企業的財務報表。因此,對于整個企業及其不同時點以及對不同的企業而言,同類或其他事項的計量和列報都必須采用一致的方法。根據經濟學原理,資源是有限的,這就造成資源需求的無限性和資源供給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時肯定要對同類型的公司進行比較,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經過選擇的有限的公司中,實現企業財富的最大化。公司的其他利害關系群體也無不遵守這樣一個原則,這也符合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是一種良性規則。所以公司在披露信息的時候必須考慮信息的可比性,不通過可比的數據資料讓投資者和利害關系群體認識到公司的優勢和劣勢,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影響公司的發展。在會計理論結構中,可比性是信息質量的次要品質,但對于會計準則制定機構來說,可比性則是所需考慮的主要問題。
隨著最近全球資本市場爆發的會計誠信危機,學術界和實務界對會計信息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透明度要求。會計信息透明度這一信息質量特征概念不僅涵蓋了可靠性和相關性,還進一步要求公司披露更多的信息,以恰當的方式披露恰當的信息,可以說會計信息透明度是衡量信息質量的全面概念,其中包括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執行、會計信息質量標準、信息的披露和監管等。
  會計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否實現以及這些特征的執行效果是否有效率,其實就是看它是否有用,有用的關鍵取決于信息使用者。這種關系將會計信息制造者和會計信息使用者用一根無形的線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搏弈的整體。
1、注釋
[1] 潘琰,辛清泉.解讀企業信息需求.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05年1月
2、主要參考文獻:
[1]葛家澎.會計信息-會計熱點問題.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1月.22~23;
[2]吳聯生.當代會計前沿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148~150;
[3]張麗紅.論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體系的構建.財會月刊,2006年第1期:9頁;
[4]崔曉鐘.會計信息相關性與可靠性比較研究.金融經濟,2006年第2期:18頁;
[5]孫鐵強.會計重要性原則的理論和實務探析.會計之友(下),2006年第1期:12頁;
[6] 孫永芹.關于如何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若干問題的探討.中國管理信息化(綜合版)2005年第7期:21頁
作者:袁堂梅 文章來源:臨沂師范學院商學院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