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04年起,國家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糧食購銷市場放開不等于不要主渠道,《糧食流通管理條例》明確指出,國有糧食企業要在購銷調存加五個方面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由以往的計劃主渠道轉變為市場的主渠道。糧食企業發揮主渠道主要體現在:糧食收購中的主導作用,糧食價格上的引導作用,調控市場上的穩定平衡作用,維護市場秩序中的帶頭作用,糧食宏觀調控中的載體作用。
一、轉變觀念,利用優勢,強化以財務管理為主的各項管理。
放開與發揮主渠道并不矛盾,只要國有糧食企業立足于糧食宏觀調控,著力保證全社會的糧食安全;立足于服務“三農”,把實現農村的小康做為主攻點;立足于監督管理,保證全社會糧食流通的有序進行;立足于糧食流通,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力爭把糧食的購銷量做大,把糧食企業做強。放開與主渠道的沖突和矛盾就會迎刃而解。目前,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政策性業務范圍的縮減,補貼收入的大幅減少,國有糧食企業面臨著不少困難,但是如果“三老”問題能夠處理得比較徹底,企業的包袱會大大減輕,進入市場競爭就會有足夠的實力,尤其是國家目前和今后在信貸、稅收政策各個方面仍然對國有糧食企業給予大力扶持,加之糧食企業通過幾十年的經營累計了大量的倉儲基礎設施、檢化驗設施、人員資源、資信條件、糧油保管經驗,具備了市場化后競爭的優勢和資源,這為國有糧食企業發揮主渠道作用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市場化后,國有糧食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實現盈利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成為主要目標。因此強化管理,就成為企業的關鍵,管理是生產力,管理出效益,糧食企業要改變過去吃政策飯的粗放式管理為吃市場飯的精細化管理,尤其要抓好財務管理這個重中之重,同時鑒于糧食購銷企業在目前經營中存在的購銷價格上的諸多漏洞,費用開支中的隨意性,資金使用中的人為因素,對政策的過份依賴和經營意識不強,吃力無效益,補貼過日子等許多原因,市場化后加強管理,是堵塞漏洞,搞活經營,為發揮主渠道儲備物質基礎的必由之路。結合我市是產糧大區和農民的主要收入靠糧食這個實際,對我市購銷市場化后的財務管理作如下探討,供大家參考:
二、成立組織機構,從組織上保障財務管理有序進行。
縣(區)一級成立糧油購銷資產管理公司,統一管理企業這次清理認定的新增財務掛帳,統一管理資產、人員、收購、銷售、資金和重大經營活動的監督檢查。糧食主管部門與企業的經營活動真正脫鉤,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政企分開。購銷資產管理公司中要單設審計監督科,配備充實人員,每月對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的財務開支監督、審核、認定。未經審核認定,管理公司不予接受上報的數據。基層購銷企業在這次改革中要撤并重組,成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縣區糧油購銷資產管理公司的分公司,由縣(區)糧油購銷資產管理公司按照有關規定聘任經營管理者,經營管理者按簽訂的盈利責任指標的數額,按承擔責任的份額,上交相當于盈利額的保證金或以個人或家庭財產擔保,對企業的經營負完全責任,防止短期行為。
三、堅持以人為本,加強隊伍建設,實現會計人員委派。
會計人員由資產管理公司提名委派。會計委派人員應熟悉糧食經營業務和企業會計核算,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持有《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
委派會計人員實行輪換制,在一個單位連任不得超過三年。委派會計人員實行定期考核制度,考核單位對其工作業績和業務能力做出鑒定,納入人事檔案管理。考核合格的,繼續委任,成績突出的給予獎勵;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職務,工作嚴重失誤造成資產流失的,三年內不得在本系統擔任財會崗位工作,情節嚴重的,同時建議財政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委派會計人員的人事、工資福利待遇由資產管理公司統一管理,享受企業副職待遇。每年年初由用人所在單位按副職工資的120%上交資產管理公司,由資產管理公司統一發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由原單位代扣代交。
委派會計行使資產所有者對經營者即被委派單位的會計監督權,同時作為受派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受派會計人員具有《會計法》規定的會計職權,委派會計應由算帳型向管理型轉變。同時要加大會計人員的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會經營、懂管理的高層次的有各類專業職務的財會管理人員,為市場化的糧食購銷企業,當好參謀助手。
四、突出經營抓糧源,狠抓企業購銷業務管理。
糧食市場化后,糧食企業要把發揮主渠道與自身壯大結合起來,把自身壯大與管理結合起來,把企業的各項管理同財務管理結合起來,從源頭上抓,糧食企業發展壯大之源就是糧食購銷,從財務的角度研究管理購銷問題。一是要統一定價,統一收購。嚴禁同一縣區內的無序競爭。在企業超儲補貼逐漸取消之后,不考慮市場因素的搶購超購,無疑會使企業背上吃力無效益的包袱。企業的經營人員和財務人員要反復分析測算,確定合理的給企業增效的收購成本。二是要統一銷售,企業的銷售要必須建立在毛利能夠彌補費用支出并有盈利的基礎之上。三是要誠實守信。遵守收購和銷售合同,尤其是遵守訂單和產銷合作合同。四是未經資產管理公司批準嚴禁私自收購和私自銷售,擾亂本地市場經濟秩序。五是依托已建立的武威市糧食局網絡的平臺,為基層提供信息服務。
五、以資金的安全為中心,強化資金管理體系
市場化后隨著農發行對資金監管力度的加大,購銷企業收購資金貸款的難度越來越大,購銷企業要以資金的安全管理為中心,以效定貸,以銷定貸,以信定貸,提升企業的信譽等級,做好與農發行協調配合。
一是取消基層購銷企業在農發行開設的存貸款帳戶,1998年5月31日前掛帳和1998年6月起新增的財務掛帳全部上掛縣區糧食局或糧食資產管理公司。二是糧食資產管理公司根據需要開立存貸款帳戶和掛帳專戶。企業的資金按需求和銷售由資產管理公司統貸統還。減少流通環節資金占壓時間,防止資金體外循環。三是堅持庫貸掛購,錢貨兩清,嚴禁賒銷。四是挖掘資金潛力,大力清欠應收帳款。五是嚴禁消費性開支占用貸款。六是嚴禁挪用、外借收購資金。
六、強化會計核算體系建設,改變購銷成本核算。
目前糧食企業核算的庫存成本僅僅是收購成本價這一塊,收購、儲存、保管、利息、損耗等直接計入盈虧,不能準確地反映出真實成本,掩蓋了庫存成本的真實面目,致使企業的庫存成本不能為經營提供合理的依據。我們意見是購銷企業的庫存成本核算宜采用完全成本法。應把各項費用合理地進行分攤,直接計入當期庫存成本,促使企業根據庫存成本,決定購銷,促使企業保持合理的庫存底限,利于企業的經營,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增強競爭的實力和發展的活力。
七、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
購銷市場化后管理部門要把工作的重點放在監督檢查上來。市縣級糧食主管部門除了從宏觀上協調指導經營外,還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為企業經營管理服務。一是要強化對收購的監督檢查。二是強化對銷售的監督檢查。三是強化對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四是要加強每月對費用開支的監督檢查。五是配合農發行、稅務和其他相關部門對糧食購銷企業的監督檢查。
八、整章建制,完善企業各項內部控制管理制度
總之,搞好財務管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主渠道發揮好,把企業的經營做大做強,把管理做深做細,把改革搞徹底,使企業真正走向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作者:謝榮勝 文章來源:甘肅武威市糧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