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對內、外資企業的影響

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對內、外資企業的影響

摘要]新《企業所得稅法》施行后,境內企業實行統一稅率:25%,這將加大外資企業的稅收負擔,減輕內資企業的所得稅負擔。本文將從稅率、扣除標準、稅收優惠、捐贈幾方面分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內、外資企業的影響。
  [關鍵詞]新企業所得稅法;內、外資企業;稅率;扣除標準;稅收優惠;捐贈
  
  為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各類企業創造公平的稅收環境,新《企業所得稅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新稅法增加了新理念,充實了新內容,與原內、外資稅法有較大的差異,對內資和外資企業的影響也很大。本文從稅率、扣除標準、稅收優惠、捐贈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稅率
  
  新稅法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率統一為25%,適當降低了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負。同時,對于享受優惠稅率的外資企業來說,稅負略有增加,但在國際上仍屬于適中偏低水平。
(一)對內資企業的影響
  根據全國企業所得稅稅源調查資料測算,內資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25%左右,外資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15%左右,內資企業高出外資企業近10個百分點。
  新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從行業看,銀行、飲料、通信、煤炭、鋼鐵、石化、商貿、房地產等實際稅負高于25%的行業將受惠,這些行業的企業實際稅負將有所減輕;而電力、有色金屬冶煉、交通運輸、醫藥生物、紡織服裝、汽車、家電、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等行業,由于享受各種稅收優惠,行業整體稅負水平已經低于25%。在有關優惠政策調整前,所得稅率降低帶來的好處對這些行業的企業并不明顯。
  
  (二)對外資企業的影響
  統一稅率意味著內、外資企業的稅收差異將被彌合,外資企業因其投資來源的特殊性所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將被取消。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統一為25%,名義上稅率由33%降低了8個百分點,但就實際稅收負擔率而言,在兩稅合并之前,由于外資企業享有各種形式的地方所得稅的減免和稅收優惠政策,其實際的稅收負擔率大約為14.98%。因此。新稅法頒布實施之后,外資企業的實際稅率有所提高。


  二、扣除標準
  
  新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可以在計算應納稅稅額時進行扣除。對原企業所得稅制度下內外資企業不同的扣除辦法,新企業所得稅法亦予以統一規范。 會計論文網 www.kuaijilunwen.com
  統一后的稅前扣除政策有利于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成本得到實際扣除,有利于以實際凈所得衡量企業的稅收負擔能力,真正實現了企業的稅收公平。但稅前扣除政策的統一對內、外資企業的影響仍有所不同。
  
  (一)對內資企業的影響
  對于內資企業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統一稅前扣除標準后,改變了企業所得稅法改革之前的費用限額扣除方式,取消計稅工資的限制,提高捐贈支出的稅前扣除標準等,其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能夠得到據實扣除,提高了內資企業可以進行稅前扣除的成本、費用。增加了稅前扣除總額,其應納稅所得額有所降低,實際上降低了企業的稅收負擔。這樣。一方面,內資企業的稅后剩余利潤有所提高,有利于企業擴大其生產規模。促進內資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實現內、外資企業之間的公平稅收負擔,可以促進平等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
  
  (二)對外資企業的影響
  對外資企業而言,兩稅合并之前適用據實扣除方式的部分費用改為限額扣除方式,如公益性捐贈僅在其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可以得到扣除。原可以據實扣除的廣告費也僅在當年銷售收入15%以內的部分可以扣除。因此,統一稅前扣除政策后,外資企業的稅前扣除總額有所下降,其應納稅所得額有所提高,實際的稅收負擔略有增加。外資企業不能憑借其在稅前扣除方面的特別待遇而處于優勢競爭地位,必須憑借企業自身經營與內資企業展開競爭。但統一后的稅前扣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擴大了外資企業的費用扣除范圍,如原可抵扣其實際發生額50%的企業研發費用,現提高至按其實際發生額的150%進行抵扣。有利于外資企業對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有利于提高外資企業的科技競爭力,促進其參與全球市場競爭。
  
  三、稅收優惠
  
  新稅法對內、外資稅法中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整合,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實行“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的新稅收優惠體系。其主旨是促進技術創新和進步,鼓勵農業、基礎設施、環境保護、節能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投資,同時兼顧微小型企業、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福利企業、少數民族地區企業等。
  1 從事農林牧漁業、基礎設施投資、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2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中屬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減征或者免征。
  3 對技術創新的研發費用、安置殘疾人員的工資等。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加計扣除;對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所取得的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減計收入。
  4 對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5 新稅法還規定對原享受法定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實行過渡措施:依照原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享受低稅率優惠的,按照國務院規定,可以在新稅法施行后五年內。逐步過渡到25%的稅率;享受定期減免稅優惠的,按照國務院規定,可以在新稅法施行后繼續享受到期滿為止,但因未獲得而尚未享受優惠的,優惠期限從新施行年度起計算;對新設立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如果是設立在法律設置的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特定地區內,以及國務院已規定執行上述地區特殊政策的地區內,可以享受過渡性稅收優惠。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