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隱蔽造假
財政部2007年11月7日公布的“財政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顯示,SST天海、ST花炮、航天通信三家上市公司過去幾年中均有會計造假存在。天津市天海集團有限公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將利用外國政府貸款購置的價值7.2億元的船舶長期掛往來賬,未納入固定資產核算;其下屬子公司天津市海運股份有限公司連續兩年偽造銀行存款1.5億元,以隱瞞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問題。瀏陽花炮股份有限公司為避免2003年、2004年連續虧損,將以前年度發生的費用1859萬元及欠繳稅款786萬元推遲計人2005年度。航天通信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至2005年劃出資金通過其他單位進行周轉,虛增利潤3110萬元。
此波還未平息,一波又起。2007年11月10日,內地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睿富房地產在上市時對旗下北京佳誠廣場的租金收益,竟然較實際高估近3億元,成為首家涉嫌上市欺詐的內地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日前,睿富已向香港聯交所、證監會及警方報告該事件,其將要面臨的處罰我們尚不得而知,但資產價值虛假消息的公布本身已經給睿富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2002—2005年中國證監會針對證券市場的各種違規行為共發出處罰決定144份,責令改正通知書9份和一批通報批評或公開譴責書。其中,涉及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有處罰決定75份,責令改正通知書4份,對61戶上市公司及擔負其審計、鑒證的會計師事務所和其他公證機構進行了處理。其中,受到兩次處罰的有北大科技、重慶東源、縱橫國際、菲菲農業、中科健和天歌科技。在受處罰的6l家上市公司中,有7戶基本不涉及會計報表及審計報告所提供的具體數據的真實性,屬于信息披露不及時,有誤導性陳述,以及未在規定期限內報送年報或其他信息,對其處罰主要是責令按期報送會計報表,處罰額也不高,平均每戶處罰25萬元,處罰基本上比較及時。
受處罰的54戶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偏離正常會計處理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種:偽造交易及編造虛假記賬依據、違規確認收入和攤提費用、為關聯企業擔保、關聯企業無償占用資金、構造交易、賬外經營。其中,前四種手法的運用比較普遍,占90.8%。現實中會計主體往往同時既采用非法的會計造假,又采用非違法的會計操縱來實現其目的。
四砂股份、中川國際兩公司利用不法手段虛增資產和投資,其形成的資產以逐年折舊攤銷的形式進入成本費用,侵蝕所得稅稅基。從稅收法規角度來看,其行為屬于《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所規定的納稅人在賬簿上多列支出,少繳應納稅款的偷稅行為。石油龍昌將2000萬元委托理財披露為購買國債,國債利息免所得稅,而委托理財收益應計入應稅所得。其三是虛減資產和負債。宇通公司編造虛假記賬憑證,1999年年報中虛減資產、負債各13500萬元。此種行為同樣存在賬外經營嫌疑,稅務機關應進一步檢查核實,必要時有權核定根據《稅收征管法》核定其收入和應稅所得。
賬外經營的偷稅性質容易識別,從稅收法規角度來看,屬于《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的納稅人隱匿、偽造、變造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不列、少列收入,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偷稅行為。無錫小天鵝自1996年8月至1999年6月,累計動用自有資金14.99億元,使用本公司賬戶和個人賬戶進行國債交易、新股申購(含網下申購)和二級市場股票買賣,累計盈利1.78億元,沒有在公司會計賬簿中記載,亦未在1999年報中披露。在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間,利用本公司及關聯股東賬戶買賣本公司A股,累計投入金額4210萬元,累計盈利202萬元。這種法人投資者以個人名義炒股的行為,不在公司會計賬簿中記載,自然也沒有進行納稅申報,這種賬外經營屬于偷稅行為。從所披露的信息來看,其賬外經營的投資收益大部分用于沖抵銷售費用、廣告費用、利息支出、補貼子公司及集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