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

【摘要】 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和運用相對緩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環境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依據有效的信息采取相應的選擇和行動。開展有效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提出了相應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關鍵詞】 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步入新世紀,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各國發展過程中必須予以認真面對的重要問題,也需要在國際經濟交往過程中認真考慮。企業作為當今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經濟發展的承擔者,也是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更應該充分關注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對自身和社會帶來的環境影響,規范其環境行為,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環境會計及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日益高漲,也取得了一些理論上實踐上的優秀成果,但是總體看來還不能與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實際需求相協調,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理論研究“曲高”而實踐上“和寡”的問題。因此,重點關注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很有現實意義。
  
  一、企業環境會計在我國的發展
  
  多年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全國人大設立了環境與資源委員會,并已經頒布了許多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從1979年9月我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以來,已陸續頒布了《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環境管理體系框架已初具規模。這些行動,自然會涉及到環境與企業的關系。然而,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令人擔憂。從對滬、深兩市A股1363家上市公司2004年年報中,有關環境信息內容的統計,可以看到,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企業,并且是強制性披露。滬深A股上市公司592家重污染企業中只有304家公司對其環境事項進行了披露,披露比例只有51%,明顯偏低,而且這些信息,集中于定性的披露,多是出于美化企業環境形象而進行的披露。究其原因,從全國范圍來看,主要是沒有系統的環境會計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規范;企業各方利益關系者對企業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要求還不是很強烈。
  雖然我國的會計準則中對企業環境問題的披露尚未作強制性的規定,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學者已對環境會計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總的來說,我國環境會計理論研究與實踐起步較晚,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與西方國家有較大差距。而這些研究基本上以對環境會計的理解以及對環境會計的理論架構探討較多,而對環境會計實務的研究較少,沒有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也缺乏有效的合作。因此,需要我國學術界和實務界緊密配合,積極拓展環境會計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新領域。
  企業作為一個資本運作主體,追求盈利始終是其主要目標,企業環境問題最終也會體現在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經濟利益方面上來。但應當看到,在企業眾多的利益關系方中,除了投資人、管理當局、債權人和潛在投資者等群體外,在環境問題上,直接關心企業環境收益的并不多,即使在上述列舉的利益關系人當中,對企業環境收益的關注程度也不同,如投資人、潛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主要關心的是企業因為環境問題而導致重大的經營風險。其他利益關系人則主要關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環境負面影響,以及對自身生存和發展環境可能造成的現實和潛在危害。又如,社區居民、社會公眾、媒體、顧客、社會環境管理機構、民間環保組織等利益關系人,主要關心的是企業污染物、廢棄物的排放狀況和減低程度、對生活的影響程度、對大氣和水體及生活環境的改進程度等方面的問題,至于企業花費多少成本完成環境保護和環境改善目標,他們并不是很關心。從這一角度來看,利益關系方對企業的環境信息需求還具有差異性。只有很好地認識到這些實際狀況和差異,才能更好地把握合理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
  
  二、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在會計核算、信息披露方面具有更加規范、更加透明、更加全面的特征。一些企業信息的披露制度和規范,大多從上市公司開始試點,然后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推廣到各種類型的企業中。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和緊迫,也對上市公司及其環境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公眾公司,人們更加關注上市公司對公司環境問題的態度和行動,也希望從公司對外報送的報告中找到公司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因此,我國環境信息披露問題的研究,大多是以上市公司為調研、分析對象入手的,這同國際環境會計及其信息披露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一)公司上市時的環境信息披露
  2001年,耿建新教授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進行了一次樣本調查與分析,選取了冶金、化工、煤炭、電力、建材、造紙、釀造和紡織等強污染行業的30家企業,對各公司招股說明書、年度報告等重要的信息發布資料進行了整理和挑選,基本上沒有發現有上市公司在年度報告中明確表述公司環境政策與方針、環境目標、公司主要環境問題、環境保護支出或成本等重要的環境信息。2005年,李永臣教授又對近幾年強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得知,我國上市公司自主、自決披露環境信息的程度不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嚴重不足,急需改進。
  (二)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環境信息的披露
  企業對環境的影響是連續的。隨著企業環境保護意識的轉變,環境行動的開展以及生產經營方針戰略的變化,企業環境影響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公司發行上市時,還有一定的環境信息披露,而在持續經營過程中,對環境信息的披露關注嚴重不足。
  以上情況表明,我國上市公司對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很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很少且不全面,缺乏直接的可利用價值。產生上述結果,是與我國企業、公眾甚至政府管理機構的環境意識、管理政策相一致的。正如耿建新教授等所分析的那樣,雖然已經頒布了諸多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但大多是綜合性的規范條文,缺少相對應的實施細則,也沒有對企業的環境核算和報告提出具體的、強制性的要求。在上市公司方面,由于中國證監會負責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資格和上市資格的審查、批準工作,所以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對公司的約束力,往往顯得比國家頒布的環境法律、法規的約束力更強。但是,由于上述規范不僅籠統,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未作明確規定,而且僅要求在發行人發行證券的階段作相關披露,并不要求發行成功后作繼續披露。所以,上市公司在當時的環境信息披露的實際狀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三、對我國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建議
  
  (一) 企業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與政府的環境政策和環保法規的健全性、可操作性及檢查的嚴肅性密切相關
  結合美國等國家的環保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我國的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現狀,無論一個企業的環境意識如何,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和環境信息(包括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必要制約條件就是嚴格的環境管制和法律程序。政府應有明確的環境政策和指導思想,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具有操作性的法律、法規,建立嚴格的環境標準,同時還要進行嚴格的環保執法檢查,利用行政、經濟和法律多種手段,對違反環保法規的行為和主要責任人進行嚴肅的處罰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
  (二) 環境信息,包括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只有設立強制性的規定,才有可能使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走上全面、系統、規范的軌道
  查閱已經公布的2006年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得到的結果是令人吃驚的。我國《環境保護法》及其他相關環境法規已經頒布多年,且在不斷完善之中,可以說,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對于重污染行業的公司而言,應當是關鍵因素,理應成為企業重點關注、研究和報告的主題之一,但實際上,這樣的結果并不存在。
 我國基本沒有建立起企業間的有關環境問題的協同組織及相應的組織規則,也就沒有這種環境組織內部制定的統一的環境行動綱領、指引和環境信息披露的統一要求或引導性規定。我國主要的環境組織(如環境學會)仍有準官方的性質,企業的參與程度不夠。因此,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規則刻不容緩。
  (三) 應建立與健全證券發行時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與持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機制
  經查閱,大多數公司,股票發行(新法、增發、配股)時的招股說明書中,一般會討論環境限制因素及其對生產經營或財務成果可能帶來的影響,并且大多反映在招股說明書中的“行業風險與對策”的說明段內。從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同年度報告中所披露的環境信息的比較來看,證券發行或上市時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情況,要遠遠好于持續經營過程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因之,建立與健全證券發行時持續經營過程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機制十分必要。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