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大國企方向:均衡持股

大國企方向:均衡持股

提到當下中國經濟的基本問題,國有企業的改革就無法回避。雖然中國國企3年脫困已經實現,但道路似乎還是漫長。


  的確,把傳統的國有企業制度改革成適應市場經濟的企業制度,無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還需探索。如何保持公有制性質的前提下實現國有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如何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健全的高層經理人員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既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又能實現保值增值等等。解決這些問題,既需要理論探索,又需要積累實踐經驗。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是國企政策和管理的主要機構,一般每年都有具體的工作規劃,在目前的情況下,它有什么國企改革的具體思路嗎?日前,國家經貿委企業改革司邵寧司長就人們關心的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的直言和冷靜分析讓記者感覺到些意外,又讓記者感覺到一種沉甸甸的實在。從邵寧司長辦公室出來時,記者偶然看到企業改革司的機構牌子上列著“全國企業兼并破產和職工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半死不活企業最沒辦法


  《21世紀》:我們知道,國有和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000年比1999年增長了一倍多,人們現在關心的是2001年比2000年國有企業效益有什么變化呢?


  邵寧:具體統計數字剛剛出來,是2330億,與2000年基本持平。2000年這個數字是2392億,我覺得這個情況實際上已經是比20世紀90年代上了一個大臺階,因為所有的90年代,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實現利潤沒有上過1000億,最高一年是900多億。


  《21世紀》:當前國有資產調整中的主要困難和矛盾有哪些?


  邵寧:我認為,目前國資調整面臨著四大類矛盾:一是國有企業大多是優質資產與不良資產的混合體,存在不良資產剝離問題,就像中石油這樣的優質企業,要改造成境外投資人認可的公司,也要進行脫胎換骨的重組,在上市前剝離了30%的資產與2/3的人員,更何況一般的企業;二是許多決策失誤,一投產就虧損的項目急需調整;三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產業布局的先天缺陷,如許多鋼鐵、有色、軍工企業的布點與市場經濟不吻合,有些鋼廠就建在既沒資源又交通不便的地方;四是計劃體制下企業組織結構的缺陷,不少企業是單一產品生產型企業,生產系統大而全或小而全,市場應變能力差。


  《21世紀》:國有企業重組的不少,但似乎最后企業效益真正好起來的并不多,你覺得其中原因是什么?


  邵寧:企業如果實在不行了,必須關閉破產了,我們已經有了一套辦法來處理。但要是企業有問題,但還沒到關閉破產的地步,我們則缺少政策上治病的辦法。各地方要在工作中探索和創造出企業重組的辦法,比如說長春企業的重組,政府和銀行一起研究制訂企業重組方案,這樣對職工、企業、債權人都有好處。長春的做法說明了政府、企業、債權人合作推進企業重組完全可以有雙贏或多贏。


  大國企改制還在探索


  《21世紀》:今年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在哪里?


  邵寧:今年重點推進四方面工作:一要推進授權經營和重組上市;二要積極穩妥地進行分配制度改革,重點探索企業經營者分配制度和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的途徑;三要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集團進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試點,減輕企業辦社會的負擔;四要進一步規范集團公司與其控股的境外上市公司的關系,實現集團公司與上市公司的“四分開”。


  其次是加快建立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


  重點是規范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引入外部董事和獨立董事制度,設立為董事會履行職責提供支持和服務的決策咨詢、提名、薪酬與考核等專門委員會,逐步建立董事會選聘、市場化配置經理人員的機制。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企業外,繼續推動效益好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尤其是國家重點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重組上市。要堅持先重組改制、后股票上市的原則。爭取使電信、電力、煤炭、電子等行業國有大企業重組上市,推動煙草等行業國有大型企業的重組改組。中小企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放開搞活,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存續企業要實施破產。


  再者是繼續推動劣勢企業退出市場。明年核銷銀行呆壞賬的資金,重點用于軍工、有色金屬、煤炭等行業和資源枯竭礦山的關閉。


  《21世紀》:國有企業改制我們一直在做,你覺得現在還有什么思路上的問題嗎?


  邵寧:現在看得比較清楚的是中小企業,小企業比如通過出售方式,大一點的企業可以經營者持股,現在看來中小企業改制的方向和目標模式我們是心里有底的,但對大型企業改制的模式還需要進行探索。有些企業經營得不錯,但到這個企業真正去研究一下,起作用的不是體制效應而是經營者個人效應,如何通過制度保證來制衡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但股權結構到底是個什么樣才好是沒有定論的,我們現在國有企業改制很多,國有獨資公司不太成功,一股獨大的上市公司也有很多問題,現在看均衡持股,各方相互制衡可以是一個能夠探索的路子。


  MBO對中型企業更有效


  《21世紀》:大家都在談國有資產出資人的問題,子公司可以說是母公司授權經營國有資產的,但母公司怎么辦呢,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


  邵寧:國有資產出資人不到位是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現在看來,前一段時間大家更多的是做授權經營,可以解決國有資產子公司出資人不到位的問題。母公司的國有資產如何到位,有些城市現在已經有些探索,比如上海、武漢、深圳、青島等,上海成立的國資委、國資辦,授權后子公司出資人到位了,而母公司的出資人是上海市國資委,這樣就明確了,這是一種探索形式。


  《21世紀》:MBO(管理層收購)在一些企業興起,你怎樣評價?


  邵寧:我覺得這種方法可能對中型企業更有效,因為中型企業在管理者收購后,他個人對企業的興衰會產生重大的作用,你自己出錢了,利益和企業緊密掛在一起了,企業賠了你也就賠了。但大型企業如果這樣做的效果可能不會很好,大型企業盤子太大,經營者個人對企業很難左右,總體上我覺得管理層收購還是一個不錯的形式,但適用范圍可能多應該是中小企業。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