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當今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國際經濟環境下,農業企業同樣需要依靠科技提升競爭力,增加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成功與否將成為農業企業成敗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這將促使農業企業越來越重視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占農業農業企業總支出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關鍵詞:農業企業技術;開發支出;會計處理;費用化;資本化
Abstract:In now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under the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economy environment,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needs to depend upon the technical promotion competitive power similarly,increases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disbursement.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success or not will become on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success‘s or failure’s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s,this will urge th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to take 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t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disbursement accounts for the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gross charge the proportion to be able to be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key word:Agricultural enterprise technology;Development disbursement;Accountant processes;Expense;Capitalization
前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技術在經濟增長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知識要素和知識產業的創新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動機。從系統觀來看,知識經濟系統中的第一推動力是科技創新。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培育自己的世界品牌。而創新的能力和儲備與研究開發的投入息息相關。?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合理使用是農業企業一項重要經營管理決策,它關系到農業企業長期、持續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研究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隨著研究開發支出的大幅度增長,成為會計界關注的焦點。
一、農業企業研究開發過程的介紹
農業企業的研究開發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技術引進,自主研發(內部研發)、合作研發。與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相比較,國內農業企業還沒有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整體上自主創新的能力薄弱。較多農業企業處于對外部的依賴,內部研究開發支出較低。隨著國內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我國農業企業逐步實現研究與開發支出內部化,研究開發的支出必然增大。
二、農業技術研究開發活動的特征
研發活動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具有投資活動的一般特性,?即時間性和風險性。農業技術研發活動又具有特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計量困難
知識的投入具有明顯的特殊性,知識的創造和投入并不一定代表與經濟相關的知識存量的增加。這是因為:(1)研發成果轉化為真實的生產力需要時間,有的甚至經過數年才能取得正的現金流量;(2)知識本身就是無形的、難以量化的,從而也是難以計量的;(3)新知識的投入有可能導致原有知識存量中的部分知識陳舊過時甚至失效。這就使得知識的累計投入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的關系。因此,對農業企業而言,?研發活動的確認和計量具有很大的彈性。
(二)具有比一般投資活動更大的不確定性
雖然風險是投資活動的一般特性,?但由于研發活動是建立在新的科學知識或技術原理基礎上的高度激烈的商品和技術競爭,?只有在研發成果可以轉化為商品的情況下才可能產生收益,?因此,?研發活動具有的不確定性遠遠大于其他的投資活動。研發活動的風險主要包括:(1)技術風險。由于受技術規律、技術壟斷、產品標準化等方面的限制,?研發成果不可預測,有失敗的可能性。(2)經營風險。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瞬息萬變,農業企業的管理者在確定研發活動的發展方向時出現失誤、資金渠道不順暢、技術骨干離職等因素,?都會導致研發活動半途而廢而無功而返。(3)行業風險。如果同行業競爭者的研發活動領先于農業企業,或者農業企業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工作不到位,則意味著農業企業競爭的失敗。(4)環境風險。如社會意識形態、法律及生態環境、國家政策、重大政治事件等,都會給農業企業的研發活動帶來風險。
三、對新會計準則中研究和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變化的評價及其影響分析
舊的會計準則要求研究與開發支出全部費用化,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新的會計準則要求對研究與開發支出區分研究支出與開發支出,在“研發支出”中分“費用化支出”和“資本化支出”進行明晰核算。
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新會計準則體現的是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在一定條件下研發支出資本化的做法與國際上的普遍做法一致,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
有條件的資本化本身比單一的費用化或是單一的資本化更合理,這對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將產生積極影響。
(一)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
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是兩個相互聯系的階段,研究活動是一種初步的探索性工作,是一個基礎階段,能否帶來經濟效益非常不確定,而且受益對象不明顯,而開發活動是將研究成果付諸于實踐,比研究階段更進一步,帶來經濟效益的確定性高,所以將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而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在開發成功時進行將其資本化,不成功還是進行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這比單一的費用化或單一的資本化更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
(二)符合資產的定義
農業企業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活動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經費,當然是一項過去的事項,它不是為了取得本期的利益,而是為產生未來的經濟利益,當研究開發成功時,就可以成為農業企業的一項資源,也能夠被農業農業企業控制,并且在開發過程中的成本也可以可靠計量,顯然符合資產的定義。
(三)更好地協調謹慎性與相關性原則
單一的費用化能很好地遵循謹慎性原則,但損害了相關性原則,而單一的資本化能很好地遵循相關性原則,但又忽視了謹慎性原則。一定條件下資本化能很好地協調謹慎性與相關性原則,既可以避免費用化帶來的資產低估,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降低資本化所帶來的風險。
(四)有利于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的經濟緊密地與世界經濟融合起來,世界各國間的投資和對外貿易更加自由化,環境的變化就來源:
必然要求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接軌,采用一定條件下資本化的做法與國際會計準則及英國會計準則規定的做法相一致,這樣,可以縮小與國際之間的差異。因此,一定條件下資本化的選擇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對比2001年的相關會計準則規定,新準則關于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必然能夠更好的促進農業企業投入研究和開發項目,提高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長期成長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農業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農業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與之相伴的則是農業企業加大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費用的投入,?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費用在農業企業支出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筆者認為,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資本化仍對降低農業企業稅收負擔產生積極作用,因為根據2008年1月日施行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相關規定,資本化的研究與開發支出在攤銷時仍可加計扣除。從另一方面看,費用化研究與開發支出?的結果可能扭曲企業的決策,導致錯誤的收益衡量。研究發現,費用化研究與開發支出?的處理方法,往往導致企業價值被低估。相反,部分研發支出的資本化能增加農業企業的資產,農業企業財務狀況也會一定的程度有所好轉。對于試圖進行外部融資的農業企業來說,這無疑能降低負債比率,增加農業企業的融資信心,提高農業企業的商業信用,幫助其擴大融資渠道。而且,從長期來看,加大增強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和開發支出必然能讓農業企業在以后的長期內受益。雖然舊的會計準則依然有效,新的會計準則只在一定范圍適用,但是新準則對農業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的會計處理將產生積極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2007]63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
[4]吳季松.21世紀社會的新趨勢——知識經濟[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