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關于會計信息失真的思考

關于會計信息失真的思考

 摘要:會計信息是社會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不實的會計信息必將引起投資者決策失誤和社會資源的無效配置,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危害。本文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及其原因進行研究并提出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對策研究??
  
  會計信息是利益分配、財富轉移的基礎,具有協調利益分配的功能,它的可靠性直接決定著經濟體制的公平性和經濟運行的效率,會計信息失真將給國家帶來很大的損失,使國家資產流失,影響和破壞國家的宏觀調控,使相關部門不能對企業的生產做出科學正確的判斷,在宏觀管理上使企業陷入被動,影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同時助長了腐敗行為,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本文在對會計信息失真現狀分析的基礎上,對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進行探悉,提出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幾點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現狀?
  
  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不客觀、不合法、不相關、不及時、不準確,而使得會計信息嚴重脫離實際,足以對信息使用者產生誤導的現象。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具體表現如下幾個方面::?
  1、原始憑證失真。憑證要素填寫不全,不規范,:會計數據的計算、抄寫錯誤;甚至開具假發票,虛列經濟事項,使一些非法的收支變成“合法”的收支?
  2、帳務管理混亂。會計帳簿設置和會計科目的使用上,沒有嚴格按照財政部的有關規定來設置,會計核算缺乏系統性,帳目混亂,帳證、帳賬、帳表嚴重不符。?
  3、收入、成本、費用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現是截留、轉移、坐支收入、人為調節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現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過人為方式調整損益,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費用失真的表現是該進專項資金的直接進了生產成本, 虛列費用套取現金,掩蓋了單位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
  4、資產、負債失真。資產失真主要是資產管理混亂, 違反會計制度,不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性原則、謹慎性原則核算,不按規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按規定攤銷預提費用,也不定期對存貨進行盤點,各種呆帳、壞帳長期掛帳,賬實不符。負債失真主要是指大量負債游離帳外,形成帳面負債不完整。?
  5、對外投資管理混亂。對外投資財務監控不力,會計人員對被投資單位經營狀況不明,收益確認隨意性大,致使對外投資及收益水平未能真實體現。?
  6、稅金核算失真。采取不正當的手法,虛增虛減利潤,偷漏國家稅款,致使國家財政收入虛增虛減。?
  7、會計報表虛假。具體表現在撇開賬簿,人為調整報表數字,甚至編報兩套報表,一套自用,一套對外提供,導致報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分析?
  
  1、主體內部利益動機是引起違法會計行為,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有的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憑借自身的權力,從個人和小團體利益出發,指使甚至強令會計人員弄虛作假,辦理違法違紀的財務收支,通過不正當手段要求財務人員對會計資料進行篡改、歪曲,掩蓋事實。?
  2、會計工作監督體系不完善。一是企業的財務負責人是由企業經營者直接聘任的,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工作在某種意義上隨著企業經營者的意志而改變,作為財務人員本身的內部財務監督職能就難以發揮。二是企業內部審計監督體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內部牽制制度弱化,權責利界線不清,內部監督不能獨立發揮其作用,內部審計往往根據領導的偏好去“監督”,無法從根本上遏制會計造假現象。三是審計等部門外部監督雖有所作為,但由于監督標準不統一,在管理上各自為政、職能交叉,相互間的配合及監督合力未能形成,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外部監督的制約作用難以湊效。四是社會監督體系不夠完善,一方面由于社會中介機構之間有不正當的競爭和注冊會計師隊伍素質方面的制約,未能充分發揮客觀監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管理還不是很規范導致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低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人員的金錢觀、物質觀發生了極大變化,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思想不斷蔓延,在職業道德教育基本沒有的情況下,其心理防線極其脆弱,必然會導致高高掛起的熟視無睹、你情我愿的被動參與、利令智昏的積極謀劃,其結果是喪失原則,喪失誠信,喪失了會計的立身之本。?
  4、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觀念落后。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特別是民營企業的老板,總認為會計人員是企業聘用的,端的是企業的飯碗,就應該為企業“服務”,在這種觀念下,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把領導旨意凌駕于會計制度之上,企業的利益凌駕于國家的財經法規之上。?
  5、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制度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隨著我國加入WTO,會計與國際接軌,使會計業務日益復雜,受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差異的影響,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制度固有的估計和專業判斷會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其次,會計核算方法的可選擇性,以及歷史成本計量原則等也會引起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制度的滯后性是引起會計信息失真的另一制度原因。?
  6、會計法律法規等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現為一些會計法律法規等不健全、不規范、不配套,造成會計工作中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甚至前后矛盾.目前會計法規和基本會計準則之間、基本會計準則與具體會計準則之間、具體會計準則與行業會計制度之間、具體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制度之間、會計準則與財務通則之間、會計準則與稅收制度之間、會計準則與金融、稅收制度之間都還存在著不協調或矛盾等現象,這種不協調性或矛盾性,使合法會計信息失真產生的可能性加大.不法人員有機可乘。?
  
  三、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1、強化以董事會為核心的決策與督導機制。所有者、董事會、經營者作為企業治理結構的三個基本層面,居核心地位的是董事會。一方面,董事會承擔著對出資人財產的保值增殖的托管責任,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并依法取得企業法人的財產權和經營權。另一方面,基于效率的考慮,董事會將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權進一步委托給經營者。通過這層委托,董事會的職能便主要定位于以下三方面:行使企業重大事項的決策權,其中包括對經營者的選聘權與解聘權;確立對經營者的督導機制,以規范經營者的行為,使之不偏離企業的價值目標與股東的財富目標;通過薪酬計劃的制定與實施,塑造對經營者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以保障資本的保值增殖目標實現的高效率與高效益性。?
  2、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充分發揮內部監督作用,同時加強內部審計建設,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督機制。內部控制制度是各單位正確貫徹國家會計法律、法規、制度的重要基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會計信息相關環節的監督和管理力度,可及時發現并糾正會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真正完整地反映單位經濟管理活動。為此企業應配備足額的會計人員,使他們的工作職責互不相容,以達到互相牽制的目的。企業還應建立相對獨立的內審機構,采用科學的內審方法,對企業的財務、效益等進行審計。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本身和執行情況的評價審查,可以發現企業內部管理的薄弱環節和漏洞,及時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促進企業內部管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加強單位負責人在會計監督中的責任。明確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主體地位,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的關鍵。作為單位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還應為會計工作者明確行使會計監督職能提供保障。同時,為了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單位負責人作為會計責任主體,還必須懂管理、懂業務、懂財務、懂會計,熟悉有關經濟法規,對自己負責、對單位負責、對法律負責。?
  
  4、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要求會計人員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不論遇到何種情況,不喪失原則,不圖謀私利,自覺抵制會計造假行為的發生。幫助會計人員更新會計知識,熟悉會計處理程序和核算辦法,精通會計法規和會計制度,準確判斷會計事項,恰當進行會計處理;同時加強計算機及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培訓,使財會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傳統型向現代型、單一型向全面型轉變,使會計人員素質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與國際接軌的需要。?
  5、完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建立高質量的會計準則體系。一項高質量的會計準則在理論上應當運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那些為國際會計界所認可并形成共識的概念。原則上應當符合高質量的要求,要便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力求與國際會計準則協調,在制定過程中要嚴格實行專家與群眾相結合,力求準則在制定過程中公開化、民主化,增強透明度。?
  6、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對會計信息的監控力度。進一步完善我國財務、會計、審計法制體系,使得有法可依。應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目前那些己不適應當前經濟發展需要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修訂,尤其是在我國入世以來,要與國際慣例接軌,那些與國際會計慣例不相符的法規應重新修訂、完善,加強會計法制建設,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國家的《會計法》使會計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牢固樹立法律意識,并保證會計人員依法行使會計職權,充分認識提供虛假會計信息所帶來的危害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總之,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尋找治理對策時,應當綜合全面的考慮各種因素,隨著會計實務的發展,一系列政策、法規的完善,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問題也隨之不斷變化,會計信息失真治理的對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宏觀與微觀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同時,有效會計信息失真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對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秦曉紅. 試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與對策. 商情,2007.10?
  [2] 宋巧玲. 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對策. 現代會計,2006.1?
  [3] 馬蓮. 淺談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和治理. 山東煤炭科技,2007.5?
  [4] 瞿江南. 議會計監督. 審計與理財,2007.12?
  [5] 楊敏. 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措施[J]. 黑龍江科技信息 , 2007,(22) . ?
  [6] 王洪玲. 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相關對策探討[J]. 時代經貿(中旬刊) , 2007,(SC) . ?
  [7] 烏云. 淺析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及其根治對策[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 2007,(20) . [8] 史?
  ?(作者通訊地址: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530021)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