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新會計準則框架下商譽的處理

新會計準則框架下商譽的處理

 [摘 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知識經濟的貢獻與影響與日俱增的知識信息時代,收購活動日益頻繁,而且商譽在收購價格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有時竟達百分之八十甚更為突出。所以,對商譽在企業中的的確認和計量以及其帳務處理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本文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商譽 計量 會計處理
  
  一、包括的因素
  商譽反映企業良好的盈利能力。商譽是企業創造超額收益的能力(張學謙, 2006)。商譽的無形的價值是具體體現在該期也創收獲利的能力超過了一般企業的水平。
  喬治·卡圖爾特和紐曼· 奧爾森在《商譽會計中》將商譽的構成因素歸為十五類,其中包括優秀的銷售組織;有效的廣告;優秀的資信級別;占有戰略性的地理位置等。
  此外,海姆·福克和L.A.高頓在《不完全市場和商譽的性質》中,將構成商譽的因素分為四項門類:A類因素增加短期現金流量;B類因素穩定性;C類因素人力因素;D類因素排他因素。
  我國的學者對企業的商譽的構成進行了深入地研究,一般認為商譽可分為狹義的商譽和廣義的商譽。其中狹義的商譽主要有以下幾點:杰出的管理人員、科學的管理制度、融洽的社會關系、優等的資信級別、良好的社會形象。廣義的商譽還包括:有利的地理位置、先進的生產技術、專營專賣特權。
  
  二、確認
  (一)外購商譽的確認
  新會計準則中對于外購商譽列示于“股權投資差額”借方余額,如果使用年限不確定,可不需要攤銷,但是,每個會計年度至少要進行一次減值測試。
  (二)自創商譽的確認
  例如,1989年,Time-life購買了Warner組成了Time Warner,合并共計140億美元,其中80%是商譽。顯而易見,如此巨大的商譽價值實際上早在企業購并之前就早已產生了,不過只是在企業合并之時才得到了確認,盡管自創商譽為企業帶來的超額利潤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對其不加以確認。
  (三)負商譽
  亨德里克森在其《 會計理論》 中認為, 負商譽在邏輯上不可能存在, 如果被收購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市價高于其售價, 那么, 企業的業主就會將其資產分開出售, 從而實現其全部公允市價。但實踐中,企業間進行并購活動時負商譽確實是時有發生的。例如被并購企業可能已經處于連年虧損之中,收購企業為平衡收購后的經營風險,以低于其凈資產的公允價值進行收購;在或者企業的資產不可以分開出售,否則價格降大打折扣,為了能全部出售兒童已在價格上做出讓步等。
  綜上所述,商譽的確認已經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符合客觀實際的行為,不會出現“商譽這種不可確指的無形資產,將會在無形資產領域逐漸消失” (蔡吉祥,2002),即便如此,商譽由于其特性和客觀實在性也會以另一種更加獨立的方式存在。
  
  三、計量
  關于商譽的處理方法具體的講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間接法,一類是直接法。間接法就是歷史成本法,主要用于外購商譽。直接法主要體現于一種是超額收益法,另一種是割差法。
  (一)超額收益法
  也稱為直線法,就是將該企業取得的收益與其所在的行業具有的平均收益率計算的收益的差額,將差額進行折現即可得出此種方法下計算出的商譽。
  1.超額收益累加法
  商譽的價值=∑(某年凈收益-該年正常凈收益)
  筆者認為,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時間的貨幣價值。
  2.平均超額收益法
  平均超額收益=1/n∑(某年凈收益-該年正常凈收益)
  商譽的價值=平均超額收益×約定的倍數
  筆者認為這種方法一方面忽略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另一方面“約定倍數”的確定存在著一定的主觀性,難以保證其完全客觀和真實。
  3.超額收益貼現值
  商譽的價值=∑(某年凈收益-該年正常凈收益)×年金貼現系數
  筆者認為,這種方法難以解決的是年金貼現率確定的問題,應根據可靠資料及相關的經驗綜合考慮選擇確定合理的年金貼現率。
  4.超額收益資本化法
  商譽的價值=(企業預期年收益-行業平均收益率×企業的單項資產評估值之和)÷使用的資本化率
  其中企業所使用的資本化率可以根據企業的平均收益率已基本企業特有的風險情況進行調整處理。
  這種方法是建立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之下的,并且一般是用于經營情況比較好,收益比較穩定的企業。
  (二)割差法
  割差法是被評估企業總體價格與該企業各項資產價格之和的差值來確定企業商譽的一種方法,也成到擠法。計算公式如下:
  商譽的價值= 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值-企業個單項資產評估值之和(含可確指無形資產)
  筆者認為割差法一方面是符合商譽是與企業的各項資產共同發揮作用不能單獨存在的觀點相符合的,但是企業對各單項資產的價值進行評估,一方面增加了邊際成本,另一方面各項資產評價值的精確度對商譽的計量存在很大的影響。
  
  四、會計處理方法
  商譽的會計處理主要方法,美國是將其在四十年內進行攤銷;英國在購買時沖減留存收益,允許資本化,又確定的試用期資本化才可以在有效期內攤銷,沒有最長使用期的限制;日本如果資本化就在不超過五年的有效期內進行攤銷。攤銷費用可以抵減應稅收益;法國是將商譽資本化,并將其在5-20年內攤銷;攤銷費用可抵減應稅收益。(William J.Burns, Jr., 1994)
  筆者認為,由于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各有不同,對于商譽的攤銷可以參照固定資產的處理采用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方法,如直線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這種方法一方面需要會計人員運用合理的判斷與估計,另一方面需要參照權威的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可以設立“商譽”為一級科目,設“外購商譽”“自創商譽”二級科目,筆者認為對商譽的攤銷也不應僅僅將其計入單一的某個科目,而應該根據配比原則將其分別列入相應的“管理費用”“制造費用”“生產成本”等。
  對負商譽的處理目前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將負商譽作為遞延貸項列在長期負債之中,在以后期間進行攤銷,增加期間收益;
  第二種方法是將負商譽視為被收購企業對收購企業的捐贈,所以在企業購并組合時增加收購企業的資本公積;
  第三種是將其按比例調減并購的可辨認的非流動資產的公允價值,若還有剩余,再按照第一種方法進行處理。
  筆者支持第三種觀點。因為第一種方法,首先無債權人的存在,其次負商譽也不符合負債的確認條件,而且也會引起資產負債結構發生變化,給信息使用者造成誤解。第二種方法,首先這種方法已經不是在確認負商譽,其次這種認為是捐贈的方式也沒有確鑿的憑證,因而也不符合捐贈確認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學謙,《國際會計準則第38號:無形資產計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217-236頁
  [2]蔡吉祥,《無形資產學》,海天出版社2002年,174-200頁
  [3]William J.Burns, Jr,《Accounting For Managers text and cases》,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an ITP Company1994,133-185頁.
  [4]Harry I.Wolk, James L.Dodd, Michael G.Tearney, 《Accounting Theory》, South-Western,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original ISBN 0-324-18623-1,local ISBN 981-265-450-X,2004,138-178頁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