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認為,新會計準則核算方法的改變、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的引入導致了企業投資收益的大增,從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潤,形成了股市的泡沫。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那么,事情的真相又如何呢?
2007年上證指數從年初的2675點上升至6000點,然后在5000點附近進行調整。而新會計準則恰恰于2007年初在上市公司中施行,人們自然會把新會計準則的引入與資本市場波動聯系在一起。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公布結束,剔除新上市公司樣本數據,1454家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的單季度凈利潤分別為1720.05億元、1744.06億元和1389.43億元。在投資收益方面,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投資收益1814.31億元,占凈利潤總額的32.16%。部分上市公司投資收益在總利潤中所占的比例更高。因此,有人認為,新會計準則核算方法的改變、公允價值在新會計準則中的引入導致了企業投資收益的大增,從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潤,形成了股市的泡沫。
首先,本文將從新會計準則的理念、投資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等方面為大家闡述新會計準則下投資收益的本質;其次,結合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的確認情況以及新舊會計準則在投資收益核算內容上的差異,來說明投資收益的增加與會計準則變更并無關系;最后,將為投資者闡述投資收益項目對于投資決策的參考價值。
投資收益科目所體現的新會計準則的核心理念
我國新會計準則體系的建立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前提,以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企業管理層等有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和會計工作秩序,維護社會公眾利益為目的的。
新準則將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要作為企業財務報告編制的首要出發點,將投資者作為企業財務報告的首要使用者,凸現了投資者的地位,體現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
新會計準則更加強調企業資產的質量,不再單純的強調企業實現利潤的多少。按照資產負債表觀,企業財富的增加不能只單純關注利潤,而是要關注凈資產,關注期末凈資產和期初凈資產相比是否真正增加。如果凈資產增加了,企業的財富就增加了。同時,也要關注凈資產的價值是否為真實價值,只有在真實價值的前提下凈資產增加,才能表明企業財富的增加。
新會計準則中,只有當投資企業已經實現收益并表現為企業凈資產增加時,才能將該收益計入投資收益科目。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投資者決策的需要,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變動科目,以反映資產的現時價值。由于公允價值并沒有帶來現金流入和凈資產的增加,從而只有當處置投資時,才可以將公允價值變動轉入投資收益科目。新會計準則在投資收益科目的設置上,一方面以服務投資者決策為出發點,穩健地看待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也把上市公司的動態利潤變動加以反映,體現了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這一理念。
新準則中投資收益的確認、計量方法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進行投資所獲得的經濟利益。隨著企業運用資金權力的日益增大,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投資活動中獲取收益或承擔虧損已經成為企業利潤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其比重發展呈越來越大的趨勢。以下將對新準則中規定計入投資收益的情況進行分析。
?。ㄒ唬╅L期股權投資中投資收益的核算
如果被投資公司是投資公司的子公司,或者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很少的股份而且沒有影響、且這些股權也沒有市場價格,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規定,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在成本法核算情況下,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投資企業按股份比例確認當期投資收益;另外,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將實際收到的金額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例如: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100萬的利潤,投資企業持股比例為80%,則投資企業確認80萬利潤。
投資企業對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的投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或者發生凈虧損時,投資企業應當按照投資比例確認當期投資收益。處置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時,除將實際收到的金額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外,還需要將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例如:被投資企業實現100萬利潤,投資企業的持股比例為25%,則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25萬。
?。ǘ┙鹑谫Y產的投資收益核算
按照新準則要求,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要求,將取得的金融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分為以下幾類:一、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有市價的股票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資(債券等);三、貸款和應收款項;四、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
以公允價值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資產,要求以公允價值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將公允價值變動的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處置該金融資產和負債時,其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例如:企業以1股1元購買了10萬股股票,當股價升至1股10元時,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90萬元(10×10-1×10),投資收益為0,只有當企業以1股10元賣掉該股票時,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90萬轉入投資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取得的利息和現金股利,應當計入投資收益。資產負債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本公積。處置該資產時,應將取得的價款與賬面價值之差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將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資與貸款和應收款項,在持有期間,企業應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將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處置該投資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上述兩類資產不涉及公允價值變動的計量屬性。
綜上所述,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變動并沒有計入投資收益,而是分別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科目和資本公積科目,只有在處置時才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因此說,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引入并沒有改變投資收益的數額。
新舊會計準則中投資收益的異同
(一)新舊準則中投資收益核算的差異
新準則中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在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中,需要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升高,貸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降低,則借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舊準則中當資產的價值升高時,由于謹慎性原則不對資產進行處理;當資產的價值降低時,要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雖然二者所計入的科目不同,但是兩個科目中的金額都只有在處置該資產時才能轉入投資收益科目。
新舊準則長期股權投資中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的范圍不同。當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時,新準則采用成本法對其進行核算,而舊準則采用權益法對其進行核算。
?。ǘ┬屡f準則中投資收益核算的共同點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股利,投資企業按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投資收益。
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屬于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而影響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投資企業應按股份比例確認為投資收益。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按照所收到的處置收入與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和已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應收股利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的性質
在我國的新會計準則中,投資收益包括長期股權投資收益和金融資產投資收益。一般而言,長期股權投資所取得的投資收益是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中所取得的可持續投資收益。如下屬公司生產經營狀況好轉,有了比較大的收益,開始回報母公司,這部分的投資收益越高,那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對于投資者來說,這種企業越具有投資價值。
并不是所有的長期股權投資都是可持續的,如企業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所獲得的投資收益就是一次性不可持續的。但是,這些收益是為企業帶來真實現金流入的收益,它實際上也是資本市場發展的產物。作為投資者,沒有理由否認它的存在。
至于大家所關心的由于股價的上升使得企業所持有的金融資產隨之變動而所獲得的虛擬收益在新會計準則中并沒有計入投資收益科目,而是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和資本公積科目。這種確認方法一方面反映了企業所持有的金融資產的現時價值;另一方面由于這部分收益并未實現,從而沒有將其計入投資收益。
中報投資收益激增的原因分析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報告公布結束,剔除建設銀行等75家新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3687.79億元,較去年同比(有可比數據)增長67.58%。在投資收益方面,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共實現投資收益1814.31億元,占凈利潤總額的32.16%??梢?,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在利潤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由于股市在二季度的繁榮,中報投資收益更是引人注目。據統計,截至2007年8月31日,1493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的投資收益合計為1144.57億元,占利潤總額的36.53%。其中18家金融類上市公司實現的投資收益合計為738.26億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投資收益的64.50%;其他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406.31億元,占凈利潤的10.76%。
中報投資收益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被投資單位業績增長,導致上市公司(投資方)按照權益法核算確認的投資收益增加。據統計,1493家上市公司由此原因產生的投資收益合計為150.21億元,同比增加80.10億元,增幅為114.24%。二是上市公司在上半年處置長期股權投資,以及股票、債券、基金等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實現的投資收益。由于上半年股市大漲,上市公司轉讓投資產生了大量的收益。據資料顯示,1493家上市公司處置股權投資實現的投資收益合計994.36億元,同比增加641.63億元。需要說明的是,按照原準則和制度的規定,也應確認同樣金額的投資收益,可以說投資收益金額變化較大,主要是在牛市的作用下,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將自有資金投入市場參與新股申購等而產生的收益,這實質上是市場監管問題而不是會計標準改變所帶來的。中報投資收益較大的3家上市公司為巴士股份、上海電力和兩面針。巴士股份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為1.35億元,主要是轉讓民生銀行股權獲得的收益0.82億元。上海電力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為2.53億元,主要是對合營及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即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兩面針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為2.33億元,主要是出售中信證券股權獲得轉讓股權收益2.23億元,以及基金投資損益,成本法核算的利潤分配等,這3家公司按照原會計制度核算也有同樣金額的投資收益。
因此,并非是由于新會計準則的引入而導致了投資收益的激增,而是由于股市的繁榮以及被投資公司業績的增長而帶來了投資收益的增加。
投資收益對于投資決策的價值
牛市中,投資收益是備受人們關注的報表項目。我們既不能否認投資收益對企業的價值,也不能忽略投資收益與營業利潤的差別。由于市盈率是絕大多數投資決策所參考的指標。投資收益越多,總利潤越多,那么股票與市價的比例越低即市盈率越低,從而直接引導投資決策。因此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不僅要參考市盈率的高低,還要詳細分析目標企業的財務報表內容。
首先,要關注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的構成、主營業務在行業中的地位。營業利潤越高,主營業務在行業中的地位越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越強,投資價值也越大。其次,要分析投資收益在總利潤中的比例和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情況。資本運作具體包括證券投資和項目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證券投資中投資其他上市公司證券和持有非上市股權的比例。如果上市公司的證券投資在總投資中的比例很高,且投資其他上市公司證券在證券投資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的話,該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會隨著證券市場的波動而變動,其可持續獲利能力會比較差。最后,不能把上市公司報表中的公允價值變動作為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它是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動而發生的賬面價值變化,沒有產生現金流的未實現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