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以下簡稱借款費用準則)規范了借款費用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披露要求,尤其是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條件以及借款費用資本化金額的計量問題。
對于企業為生產或者購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借款費用,實質上構成資產成本的組成部分,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資產成本,反之在資產達到預定可銷售或者可使用狀態之后,所發生的借款費用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或者所發生的借款費用無法歸屬到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借款費用準則為此要求企業合理區分應當資本化和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借款費用的界限,并對資本化期間的確定等作了嚴格的限定,以正確核定企業資產成本和損益。
一、借款及借款費用的界定
按照借款費用準則的規定,借款區分為專門借款和一般借款。其中,專門借款是指為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款項。專門借款通常應當有明確的用途,即為購建或者生產某項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的,并通常應當具有標明該用途的借款合同。
一般借款是指除專門借款之外的借款,相對于專門借款而言,一般借款在借入時,其用途通常沒有特指用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
借款費用是企業因借入資金所付出的代價,它包括借款利息、折價或者溢價的攤銷、輔助費用以及因外幣借款而發生的匯兌差額等。
二、符合資本化條件資產的界定
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是指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才能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等資產。建造合同成本、確認為無形資產的開發支出等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認定為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在實務中,如果由于人為或者故意等非正常因素導致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時間相當長的,該資產不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購入即可使用的資產,或者購入后需要安裝但所需安裝時間較短的資產,或者需要建造或者生產但所需建造或者生產時間較短的資產,均不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
三、借款費用確認的基本原則
借款費用的確認主要解決的是將每期發生的借款費用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還是將有關借款費用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的問題。根據借款費用準則的規定,借款費用確認的基本原則是:企業發生的借款費用,可直接歸屬于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的購建或者生產的,應當予以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成本;其他借款費用,應當在發生時根據其發生額確認為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四、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的確定
借款費用資本化期間,是指從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時點到停止資本化時點的期間,但不包括借款費用暫停資本化的期間。企業只有發生在資本化期間內的有關借款費用,才允許資本化,資本化期間的確定是借款費用確認和計量的重要前提。
(一)借款費用開始資本化的時點
借款費用允許開始資本化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資產支出已經發生、借款費用已經發生、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或者可銷售狀態所必要的購建或者生產活動已經開始。
其中,“資產支出已經發生”,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支付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或者承擔帶息債務形式所發生的支出;“借款費用已經發生”,是指企業已經發生了因購建或者生產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專門借入款項的借款費用或者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