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国产精品-区区久久久狼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如何內外結合分析會計報表信息真實性

如何內外結合分析會計報表信息真實性

王瑋/文

  

  現代經濟活動中,越來越多地運用到企業會計報表,大到企業間的資產并購、重組和重大項目投資、融資,以及商務合作、貿易往來,小到普通百姓的股票買賣,都要通過研讀財務報表進行決策。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企業包括一些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出于美化業績、需求新資本、保留殼資源、操縱二級市場的股價等多種目的,往往采取各種手法制作虛假會計報表,粉飾盈利能力、營運能力與償債能力,造成企業會計信息不同程度的失真。

  因此,如何有效地揭露企業存在的財務問題,發現企業在哪些財務信息的披露方面存在失真的情況,對會計報表的使用者至關重要。下面,本文就從報表的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對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進行適量地分析。

  

  充分利用會計報表外部信息

  會計報表提供的數據都必須是能用貨幣計量的,但企業的很多信息很難通過貨幣簡單計量。因此,評價一家企業所需的信息中,有些在報表上是找不到的。其中有些還是無形的,如員工與管理層的關系等。此時,外部財務特征就顯得重要了,它不同于企業內部結構,可以直觀地得到。比如外界對其的評論,企業各類公開的相關經營和財務的報道等。這些信息的變化與企業經營情況的變化是相一致的,甚至有些會在企業實際情況變化之前有一些先兆。

  首先,認真分析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各種舉動和反應,從中確定會計報表提供信息的真實性。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平時的言談舉止是應認真觀察的,特別是其對公司發布公開信息的態度。1995年破產的巴林銀行董事長彼得·巴林關于資產負債表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若以為揭露更多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就能增加對一個集團的了解,那真是幼稚無知。”正是這種對會計信息不負責的態度間接導致了銀行最后的財務失控,令這個有著233年歷史的金融大廈以悲慘的結局收場。

  留意高層管理人員在證券市場上的行為也很有效。如果發生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拋售本公司股票的情況,特別是看到一個很少或從不賣本公司股票的管理者突然大量拋售,那么企業存在不為人知的財務問題的可能性就極大。因為對企業經營狀況最了解的正是這些高層管理人員,他們會利用特殊的信息優勢,在企業經營不善時避免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

  據Thomson Financial內幕交易研究部資料顯示:自2000年8月開始,蘋果電腦曾發布3次盈利預警,但有兩次蘋果電腦行政人員拋售持有的蘋果電腦股票的時間是在預警公布的前夕。其中最大的一宗是在2001年4月22日至5月31日期間,當時拋售數量高達190萬股,套現4900萬美元,而拋售者包括該公司財務總監安德森及另外5位行政人員。而之前蘋果電腦行政人員幾乎是從不賣出他們持有的蘋果電腦股票的。當蘋果電腦預警公布:自當年4月1日起的一季銷售將低于預期后,其股價應聲下挫,從每股24美元左右跌至約17美元。

  所以,學會閱讀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是分析企業的一個良好的切入點。

  第二,企業能否按照規定在截止日期前出具會計報告,由此判定企業的經營情況。

  根據規定,企業的財務報告都有明確的公布截止日。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例,證監會規定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120日內提交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年度報告;每個會計年度的前6個月結束后60日內提交中期報告;上市公司在會計年度前3個月、9個月結束后的30日內編制季度報告。對于任何一個成熟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來說,能夠按時出具與相關法規要求一致的財務報告,是其財務系統健全的基本特征。

  財務報表不能及時公開、財務報表不能及時報送、財務信息公開延遲一般都是財務狀況不佳的征兆。但這只是提供一個關于企業財務危機發生可能性的線索,而不能確切地告知是否會發生財務危機。如果一個公司的財務信息總是公布不及時或是有意拖延,那至少表明其情況不佳,有時會隱伏著嚴重的財務危機。對這樣的公司不僅要分析會計報表,還要關注會計報表附注以及有關的內幕情況,防范風險。

  

  善于分析會計報表具體內容

  上述提到的利用外部財務特征對企業進行直觀地觀察和判斷,是很必要的。但要真正了解一個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光靠表面現象遠遠不夠,一定要對會計報表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首先要關注企業的前期會計報表,善于讀懂歷史留下的信息,不要掉入企業的財務陷阱。

  企業的經營總是會遵循一定的軌跡,當報表的使用者在對企業進行分析時,不應只局限于一年的報表,而是要多收集一些企業以往年度的財務數據,因它是很可靠的參照。

  紅光實業在上市的前兩年,經營狀況就出現了劇烈波動。1995年紅光實業主營業務利潤率竟達到118.9%,令人生疑。到了1996年,主營業務收入大幅增長,增長率竟為344%,這也是一個神話般的增長速度,與此同時,主營業務利潤率卻下滑至13.68%。短短一年時間核心業務收益質量居然發生如此巨大的下滑,其中難道不會存在問題嗎?

  公司的銷售巨幅增長,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產品暢銷,供不應求;二是降價促銷。從公司主營業務利潤率下滑的趨勢判斷,如果銷售是真實的話,肯定緣于降價。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公司一方面為了賣掉產品,不惜降價;另一方面,卻加班加點開工生產,使得庫存顯著增加(增幅為109.6%),1996年年末存貨達到3.58億元,幾乎相當于1996年度的銷售額。如果投資者能夠注意到上述兩點異常現象,再結合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也許紅光造假的騙局一開始就被揭穿了,不致于給廣大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其次,關注企業的償債以及銀行的授信情況,最清楚、最真實地反映企業所處的狀況。

  要了解一個人,可以通過觀察他是如何對待其他人的,或聽別人對他的評價。了解一個企業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那些和目標企業有著密切經濟聯系的經濟體,對企業都有著比較切實的判斷,這些判斷可以幫助報表使用者了解企業當前的經營情況。

  例如,應付賬款是融資的一種,是賣方給予買方的信用支持。健康的企業總會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以便在交易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因此,當一個企業經常拖欠債務,或者存在大量的應付賬款時,對其銷售收入和利潤的真實性就應提出疑問。

  再如,銀行的評級是評判一個企業的信用很重要的標準。如果企業可以按期歸還銀行的借款,銀行對企業的信用評級就合理并愿意繼續向企業貸款,則從一個側面說明企業的狀況尚可。如果存在無法正常償還銀行借款的情況,企業賬面資料的可信度就應打個“折扣”。

  第三,關注應收賬款項目的變動,而不要被表面的利潤高增長所蒙蔽。

  應收賬款是會計報表中非常值得關注的項目,雖然它存在于資產負債表,但其形成、計提和轉銷又直接影響著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當看到企業資產負債表上出現大量的應收賬款,導致利潤表上出現巨額利潤增加,且應收賬款增長率遠遠大于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但與此同時,現金流量表卻沒有出現大量現金凈流入時,使用者就應該警覺:企業是否在利用賒銷交易操縱利潤?

  1992,臭名昭著的“ZZZZ Best舞弊”一案Barry Minkow坦白,“對于像我這樣的舞弊犯來說,應收賬款的確是一個美妙的東西,它們可以立時產生巨額利潤。但是,也告訴人們其他一些事情——應收賬款的大幅增長也揭示了我的公司沒有現金流入的原因。現金流入與應收賬款增長是緊緊相連的。”所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營業利潤及應收賬款之間的關系也是揭露盈余操縱的預警器。

  第四,關注利潤分配的合理性,掌握企業收益的真實性。

  企業經營取得一定成果之后,需要將所獲得的利潤進行合理的分配,為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規劃。許多企業會計報表上的數字都沒有問題,但卻會在最后一步——利潤分配中做手腳,使得整個報表的性質發生變化。

  有一些企業無論經營狀況如何變化,其利潤分配政策保持“一貫性”——不分配。更有一些上市公司不但不分配,還繼續向股東伸手要錢——配股。這樣的企業利潤,其真實性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本文對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進行了一定方面的分析,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借此更好地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資金周轉情況等進行比較、分析,并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做出更加準確的評價和判斷。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