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陳萬眾 翟世杰 鄧興樹/文
懷化市位于湖南省的西部,是一個“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加莊園”的農業大市。全市轄13個縣市(區)、290個鄉鎮、4075個自然村(居委會),到2005年底,擁有農業人口401萬余人,實現農業產值257915萬元。在這樣一個農業大市,農村財務會計工作顯然是一個不可取而代之的部分。日前筆者以“加強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工作,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題,深入溆浦、沅陵、中方、鶴城等部分縣區,對目前懷化市村級財務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如何進一步規范村級財務會計工作,進行了一次調研。
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表現形式
從調查的情況看,懷化市農村財務會計工作不僅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發展其核算方式也不斷變革和完善,已經由過去單一的村賬村管形式發展到多種形式并存的格局。具體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一是村賬鄉管集中核算模式?,F全市已有沅陵、辰溪、麻陽等9個縣、198個鄉鎮、2860余個村(居委會)實行了村賬鄉管模式。其中:村賬鄉管統一由鄉鎮財政所集中核算的有48個鄉鎮,如沅陵有23個,會同有8個。其優勢是會計機構比較穩定,核算比較規范,制度比較健全,群眾比較歡迎。
二是委托代理記賬核算模式。在“三權不變”的原則下,即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不變,村委會與鄉鎮農村財務委托代理中心簽訂委托代管協議,將本村組織的賬目委托本鄉鎮經管站代為記賬、核算,村組織仍保留會計、出納,保留有資金戶頭。如中方縣桐木鎮12個村,有11個村實行了委托代理記賬核算制,去年農業部對中方縣桐木鎮委托記賬核算形式還給予了充分肯定。
三是獨立村賬村管核算模式。目前,在懷化市的通道、靖州及新晃的一部分鄉村保留著這一形式,其特點是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物資、賬務、檔案等由村里自行處置,鄉(鎮)經管部門對其財務管理進行指導和監督,村委會設有兼職會計、出納,設有資金戶頭,可以說這種模式存在的不足非常突出,現象是會計建賬不全,結果是百姓意見不少。
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隨著懷化市農村稅費改革的逐步深入,村級財務會計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首先,會計基礎工作非常薄弱。調查發現,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基礎工作十分薄弱,有的甚至處于原始的“流水賬”狀態,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沒有執行會計制度的觀念;二是原始憑證不合法現象十分突出;三是會計檔案資料不健全。
其次,會計人員素質普遍較差。這個問題在個別實行村賬鄉管的鄉鎮村反映尤為突出。從調查的5個村會計、出納人員結構情況看,高中文化2人,初中以下文化8人,會計連任的有2人,其他任期不到3年。從實行“村賬鄉管”模式的鄉鎮來看,雖然人員相對較穩定,素質相對較高,但會計人員實際工作能力難跟上形勢需要,有的業務水平低,知識更新慢;有的對國家財經政策了解少,不能為村級財務核算提供良好服務。
另外,會計核算結果難以公開。村級財務難以公開,主要難在兩點,一是核算質量差,結果公開不了,這主要在“村賬村管”的鄉村表現較為突出。二是核算結果不真實,不敢公開,怕問題曝光,怕引起群眾意見。有的雖然公開了但內容不具體、不真實,流于形式;有的只公開一些合理收支情況,對不合理的收支項目不公開,以“其他開支”一言代過,給群眾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群眾看不清,村委道不明。
加強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對于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工作的出發點,應著眼于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從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從措施上加大研究力度,通過完善村級財務管理體制,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村級財務會計基礎工作,使村級財務會計工作有序進行。
一是轉變思想觀念,逐步認識村級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隨著村級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強村財務會計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鶴城區的金海村就是一個具有很大發展前景的村組織,現該村擁有固定資產260余萬元,年收入達20余萬元,經濟業務往來頻繁。應搶抓機遇,做好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工作這篇文章,順應時發表展要求。改變目前村級財務會計工作落后的狀況,關鍵是要摒棄“村級財務會計工作可抓可不抓”的思想,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會計工作組織領導和調查研究。
二是推進村級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逐步規范村級會計核算模式。面對目前懷化市農村經濟發展滯后,村集體經濟組織收支核算業務不多的實際情況,應進一步加大村級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在村會計核算的模式上可實行“區別定位、分類指導”的辦法。對有一定經濟基礎,發展潛力較大,傍靠城鎮和集鎮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或居委會,可以實行“村賬鄉管”核算模式,村財務不設專職會計,不留賬戶,由鄉經管站或財政所集中統一核算,村保留一名出納或報賬員,負責報賬和村級財務公開工作。對于經濟不發達、落后偏遠的鄉村可實行委托代理記賬核算模式,即村保留會計或出納,委托鄉經管站或財政所代理記賬、核算,檔案資料交由代理記賬機構代管。對個別經濟發展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村或居委會可采取試點的辦法,設立村會計機構,配備專職會計人員,實行獨立經濟核算,充分發揮村級會計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
三是加強會計人員管理,逐步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穩定村級財務人員隊伍,提高財會人員素質是確保村級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逐步規范的關鍵。第一,要保證會計人員相對穩定??偟闹笇枷胧?,會計人員的任免應當符合有關法律規定;對“村賬鄉管”會計機構負責人、主管會計的任免應征求縣一級財政部門的意見,經縣級經管部門的同意;對村會計人員(包括出納員、報賬員)的任免,必須經村民大會或村民理財小組討論通過,征求鄉鎮財政部門意見,報鄉鎮經管部門審核同意。無其他正當理由,不能隨意撤換會計人員,更不能因村委會成員換屆而隨意更換會計人員。第二,逐步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特別是對實行“村賬鄉管”的鄉鎮集中核算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管理要參照《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執行,實行會計持證上崗制度,無證的不能上崗,或限期取證上崗;對村會計或出納持證上崗條件不成熟的,可以實行培訓上崗制度。即通過培訓考試合格后,統一發給培訓合格證,村會計或出納憑合格證上崗。第三,加強會計人員專業培訓教育??h級經管、財政部門要建立在崗財會人員培訓制度,不定期對村財務人員進行輪訓,不斷提高會計人員政治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
四是加強村級會計基礎工作,逐步提高村級財務核算水平。一要統一會計制度。嚴格執行財政部印發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按照其統一要求進行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反映集體經濟財務成果。二要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茖W制定各項財務內控管理措施,強化內部監督,資金審批管理措施,確保村級資金的安全和有效運用。三要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加強村級會計核算工作指導,制定和落實村級會計基礎規范辦法,積極在“村賬鄉管”鄉鎮和委托代理記賬機構先期推行,依照制度要求建立會計賬冊,進行會計核算,管理會計檔案,辦理會計交接。四要認真做好村級財務公開工作。建立村級財務定期公開制度,對凡是群眾關心的公開項目要清清楚楚,真正還老百姓一個明明白白的賬,自覺接受群眾和村民理財小組的監督,體現村級財務為民理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