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我國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發展概況
支付結算,是為清償商品交換和勞務活動以及金融資產交易所引起的債權債務關系,由銀行運用其技術設施和遍布城鄉的機構網絡所提供的金融服務業務,成為媒介商品交易和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和個人經濟活動的紐帶。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系統支付結算系統被概括為“三票一卡三方式”的模式。三票是指支票、本票、匯票,一卡是指銀行卡,三方式則是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從商業銀行提供的支付結算種類不難看出,我國支付結算體系的建設框架基本上是基于憑證實物傳遞的模式開辦,既結算程序過度局限于實物憑證的傳遞。盡管當前我國各商業銀行系統都推出了電子匯兌、信用卡等新型的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商品的流通對支付結算方式的急需,但是對于服務于商品流通結算的新型結算方式開發的尚且不夠,以致于一些非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推出網上商品交易的平臺,提供給金融系統使用。雖說使用也比較方便,但畢竟增加了資金的轉帳結算次數,給顧客帶來相應的結算費用的額外增加,因此商業銀行系統開發符合電子商務條件下商品流通需要的支付結算平臺,應成為今后一定時期的發展方向。
郵政金融機構,歷來以儲蓄業務為主體,兼辦一些簡單的代收代付業務,市場服務面定位于個人,服務面窄,由于沒有參與全國聯行往來系統,使得發展方向受到很大限制,在當前商業銀行支付結算體系相對落后的條件下,如果能夠開發為顧客所需要的支付結算平臺,搶先占領市場,將會在激烈的金融競爭中,彌補自身作為金融領域的新成員所固有的客戶資源匱乏的先天不足。
二、電子化網絡化環境下商品流通的特點分析
在當前科技和金融發展環境下,商品流通的特點發生了深刻變化,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商務平臺的搭建,促進了商品流通的開展,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簡化了商品流通的票據傳遞關系,過去在手工操作條件下的憑證全程傳遞被無紙化的數據傳遞取代,由此而產生出新的憑證傳遞特點。當需要紙質憑證時計算機可以隨時打印憑證,當不需要打印憑證時,計算機可以以數據形式存儲,或者通過匯總記帳憑證的形式代替逐張打印憑證。憑證傳遞的簡化,節約了人力、物力,提高了資金結算的速度,同時也方便了商品的流通。
隨著計算機技術在商品流通中的廣泛運用,原先必須直面的商品流通交易,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形式,網上簽定交易協定,網上直接結算。當交易雙方簽定交易協議后,為了保證交易雙方的權益,買方通過銀行帳戶“預付貨款”,買方預付貨款在收到賣方提供的商品之前,對預付資金具有控制權,雖然反映在賣方預收帳款的帳戶上,但賣方無權支配。賣方按照協議發出商品后,經過物流部門的服務,送達買方,買方經過確認商品符合協議要求,同意支付貨款之后,賣方方可支配貨款。在這一過程中,以商業銀行或其他科技網站為中介機構,媒介著買賣雙方的商品交易過程,賣方發出商品之后,承擔著相應的責任和風險,當賣方所發商品符合交易協議時,會順利得到貨款,當所提供商品并非買方所要求的商品時,會發生逆向商品的流通與資金的結算。為了避免商品交易的失敗,對于大宗商品,買方可以采用預先驗貨的形式,然后在按照電子化的商務流通程序完成資金的結算過程,小額的商品流通可直接通過網絡完成。
通過上述電子商務的加以特點,可以看出電子化網絡化環境下商品流通的特點:
1、實現無紙化與隨時打印商品交易的需要
2、網絡安全與交易雙方身份認證的需要
3、銀行保障交易雙方權益的需要
4、資金結算需要
5、交易糾紛的處理
6、客戶資信評價
電子商務的上述特點決定了郵政金融系統的現有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具有提供這一服務平臺的技術能力和資金實力,也是郵政金融系統服務體系健全與發展的必要。
三、郵政金融電子化網絡化新型支付結算平臺的功能需求分析
當前,金融領域已經進入電子化網絡化的階段,根據國際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發展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發展實際情況,我認為,郵政金融辦理支付結算業務的服務品種的選擇應根據郵政金融機構自身的特點確定。隨著郵政金融機構不斷開發新的金融業務品種,郵政金融機構的服務體系不斷健全,服務手段基本適合我國金融電子化的發展趨勢。
傳統商業銀行支付結算服務體系的建立,以“三票一卡三方式”為主體構建,即支票、匯票、本票、銀行卡和匯兌、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在這些手段中,郵政金融機構已經提供了銀行卡(郵政儲蓄卡)和匯兌業務,匯票與本票業務需要借助于全國聯行往來系統,另外,商業票據的承兌與貼現具有企業直接融資的特點,是企業的融資工具,具有風險高、壞賬多的特性。一些商業銀行在辦理承兌與貼現的過程中,主要選擇能夠控制風險的票據或信用度比較高的票據比如本行發行的票據或者國債,同時具有扶持與商業銀行有利益關系的一些大型企業的特性,并非所有票據一律貼現,貼現就是商業銀行的變相抵押放款,當票據真實時,尚且具有企業經營不善之虞,一旦票據有假,則損失慘重。目前郵政金融機構,尚不具備開辦票據業務的基本條件。
郵政金融機構應擺脫傳統的三票一卡三方式的設計構想,借鑒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支付平臺的成功經驗,適應市場發展需要,推出一種能夠滿足計算機環境下具有網絡開放特色的支付結算模式。
筆者認為,郵政金融機構建設支付結算系統得建設應和自助式服務的商業銀行的網上電子銀行模式為藍本,同時結合自身特點,提供相應的 服務功能主要包括:
賬戶查詢業務,主要允許客戶查詢自己帳戶的余額、交易記錄、歷史記錄等
賬戶轉賬業務:為客戶提供自助式的帳戶之間匯款、帳卡之間的匯款、卡卡之間的匯款。
在線繳費:通過在線進行委托代扣業務協議的簽訂、撤銷、查詢等服務,全面滿足客戶的各類繳費需求。包括本地繳費和異地繳費,本地繳費可以提供交納電信費、水電費、煤氣費、電視費等,異地繳費可以選擇:學費、報名費等各種資助式繳費業務。
個人理財:為個人網銀的有證書客戶提供各類獨具特色理財服務,包括理理財業務申請、各類理財協議的簽訂、協議的終止、財方案設計、金融信息的定制、協定金額轉賬服務、預約周期轉賬服務、理財服務信息查詢、理財服務執行結果查詢。
外匯買賣:實時參與全球外匯市場交易。為客戶提供行情信息及交易、交易明細查詢、匯市信息、交易專戶指定等功能。
網上證券:為客戶提供深滬兩市A、B股的股票買賣,基金及國債的開銷戶、認申購、贖回等相關交易。自助實現客戶行內儲蓄結算賬戶與證券帳戶的轉帳等理財的一體化管理。
網上保險:代理保險公司推銷保險產品,代賣保險產品,提供保險定期繳費服務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結算業務。
網上貸款:為特定客戶提供在線辦理個人小額消費貸款,滿足客戶隨時申請貸款、貸款歸還、查詢貸款利息等相關業務信息服務。
網上購物:網上購物應成為新的郵政金融結算系統的核心部分,郵政儲蓄機構沒有參與全國聯行往來的結算,提供網上購物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將是彌補郵政儲蓄中間業務先天不足的有效手段。在這一功能中,應為客戶提供全程的商品交易控制,資金的轉帳結算,包括帳卡轉帳、帳帳轉帳、卡卡轉帳,完成以郵政儲蓄機構為媒介的商品交易結算服務。為用戶提供可靠的電子商務平臺。
信使服務:通過手機短信或電子郵件(email)兩種方式為客戶提供協議定制信息提醒服務。
當前我國各大商業銀行為了招徠客戶,均開發了電子銀行服務系統,郵政儲蓄機構從事支付結算業務的開發研究,應借鑒當前已有的各大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系統,健全服務的基礎設施建設。
其中,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網上購物應構成支付結算系統研發的核心,以提供開放式的集商務平臺與支付結算為一體的支付結算體系,其功能主要包括:
1、數據大集中模式的自助式的商品交易與支付結算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借鑒國內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經驗,作為以電子商務平臺,應采取數據大集中模式的自助式的商品交易與支付結算為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這是因為客戶資金的來源渠道復雜,系統只要能夠記錄其資金的源帳戶地址,能夠建立起資金帳戶和交易平臺帳戶的固定互轉關系既達到了實現清算的需要,實現交易平臺與郵政儲蓄系統資金帳戶的計算即達到了目的,無需分級管理與結算。
2、系統操作人員管理,這是系統內部從事交易與結算中介服務的工作人員的信息的必要注冊。
3、實名制客戶資料注冊,客戶必要的實名制資料注冊,包括實名制信息、開戶銀行信息、Email信息、聯系方式、收獲地址等信息。
4、客戶信用等級評價體系,用于記錄客戶在系統中的交易過程,及其交易雙方的相互評價,實行客戶資信資料與交易信用等級對交易對方公開制,以促進電子商務的誠信交易,減少風險。
5、密碼修改,為客戶提供雙密碼制度的密碼保護,一是客戶平臺注冊帳戶密碼,二是貨款支付密碼,二者客戶可隨時資助修改密碼,并設置相關密碼遺失提醒控制程序。
6、交易協議的簽訂,用于交易雙方簽定商品購銷意愿協議。
7、賣方發貨通知,賣方按協議規定發出商品的通知。
8、買方收貨付款通知,買方驗貨付款的通知。
9、買方退貨通知,買方對所購商品不滿,通知賣方退貨。
10、買方退款請求通知,買方退貨或者在未收到商品的情況下請求賣方退款。
11、賣方收退貨承諾退款通知,賣方收到退貨,確認退款。
12、交易過程控制,包括對電子商務交易狀態的查詢控制、交易雙方的互相聯系等。
13、資金轉帳,平臺與行內外資金帳戶的互轉。
14、獎懲措施,對于利用本平臺的交易成功客戶的獎勵或對因惡意而引起交易失敗責任者的懲罰。
16、安全保障措施,為客戶提供的密碼保護、數字證書、以及電子盾牌等保護措施。
開發以電子商務為特征的郵政金融支付結算體系必將為郵政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利器。
作者:趙貴峰 文章來源: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