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 300134)
摘要:創新基金是用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府專項資金。本文針對創新基金評審中財務方面評價薄弱等問題,提出了一套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以完善我國創新基金的評審工作。
關鍵詞:創新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財務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The creative fund is a government to used for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in inside in type in technology technique set up a funds.This text aims at the creative fund reviews inside finance evaluation weak etc. problem, putting forward the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of inside of a set of technologies type creative ability finance evaluation index sign system, set up with the perfect our country the of the fund review the work.
Key Words:Creative fund;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in inside in type in technology;Finance evaluation index sign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的發展表明,科技型中小企業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建設資金少,建成周期短,決策機制靈活,管理成本低廉,能夠適應市場多樣性的需求等特點,特別是在創新機制和創新效率方面具有其它企業無法比擬的優勢。科技型中小企業既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技術創新的有效載體,也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因此,結合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和資本市場的現狀,我國建立了以政府支持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創新基金重點支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資源與環境(含水污染治理及節水)、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于1999年啟動,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府專項基金。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投入等方式扶持和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進程。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實施七年來,對國家和地方的產業和產品結構整體優化,擴大內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帶動和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穩定、快速發展等起到積極的作用。
2005年,為了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落實科技部、財政部《關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的暫行規定》的文件精神,天津市設立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旨在與國家創新基金形成互動,推動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
新,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建立技術創新的融投資機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新基金的評審,是由有關管理部門和評估機構聘請專家,對承擔創新基金項目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立項評審。項目評價指標除了項目創新程度、項目的技術含量、項目商業模式的創新性、項目產品市場前景等技術指標外,還包括一些財務評價指標,比如資產結構、資產負債率、投資利潤率等。天津市2005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評審中還專門設置了企業財務方面評價指標體系,增設財務專家參加評審工作。
筆者認為,財務指標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評價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首先,財務指標是企業最重要,最全面的經營活動信息,企業的創新能力與全面的競爭能力都能直觀的反映在其財務指標上。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果及創新的資本或資源優勢也都體現在財務指標上。比如企業創造的超額收益的水平、可持續盈利的增長情況、總資產的質量狀況、研究開發經費的投入情況、智力資產的存量與使用效率等都能較好的反映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改造與技術轉化能力、技術創新財務成果的實現情況等;其次,利用財務指標可以診斷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發展態勢,評判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償債能力及盈利能力,從而使政府創新基金的評審更科學、更規范,確保政府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投入,真正用在技術創新上,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企業財務狀況不佳,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就談不上技術創新。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歷史較短,在財務方面的評價上很不完善,還沒有一個全面、成熟、實用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筆者試想通過本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設置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以期有助于國家和地方創新資金的評審工作。
二、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財務評價指標的設置
根據科技管理部門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的有關文件規定,初創期企業是指組建時間不足十八個月的企業。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正處于創業階段,銷售業務規模不會很大,在其創新能力的財務評價上不能以盈利水平或現時的經濟效益指標為主,重點應對企業的現有資產的結構和質量、人力資源的價值、權益類資產和負債類資產的比例、研發資金投入狀況、投資項目的合理性等做出財務分析,判斷企業是否具備開展創新活動的物質條件和人力資本。根據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筆者提出了以下創新能力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
1、 產權比率
產權比率是指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產權比率表明了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
與投資者提供資本的相對關系,反映了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也說明債權人投入資本受到投資者保障的程度。一般來講,所有者權益總額大于負債總額(即產權比率小于1)較好,尤其是初創期的中小企業,產權比率應低一些,如此可以規避財務風險。
2、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占企業資產總額的百分比。對債權人來說,負債比率反映了向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風險程度,也反映企業舉債經營的能力。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評審文件中規定了,承擔創新資金項目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得超過70%。依據我國企業的一般水平和初創期企業的特點,筆者認為資產負債率應以不超過50%為好。資產負債率過高,說明企業債務壓力大,企業獨立性降低,破產風險增加。
3、 不良資產比重
不良資產比重是指期末不良資產與期末資產總額的比率。該指標是從企業資產管理角度對企業資產營運狀況做出分析。其中不良資產是指資產中難以參加正常生產經營運轉的部分,主要包括期限較長的應收款項、積壓物資和不良投資等。該指標越高,說明資產質量差,不能正常參與生產經營的資金越多。該指標越低越好。由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期很短,不應存在許多不良資產,因此該指標值應該很低,應該遠遠低于其他企業。
4、 長期資產比重
長期資產比重是指長期資產(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與資產總額的百分比。科技型企業為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需不斷地更新設備,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以求擴大銷售,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固定資產比重相對較高。無形資產反映了企業的智力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技術創新的重要資源,無形資產在企業經營中呈現越來越重要的趨勢,尤其是科技型企業,無形資產比重應明顯高于其他企業。
5、 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比重
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比重是將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有學者將其稱為經典無形資產或智力資產)同資產總額相比的百分比。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是剔除了土地使用權及商譽等非實質性無形資產后的無形資產價值,包括企業擁有的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版權、商業秘密、各種設計專有權等。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應屬企業的優質經濟資源,其擁有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研發能力、技術轉化能力和技術保護能力等。筆者認為該指標是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比重應明顯高于非科技形企業。
6、 固定資產成新率
固定資產成新率是企業當期平均固定資產凈值同平均固定資產原值的比。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所擁有的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指標越高,表明固定資產越新,企業持續發展能力越強。新的儀器、設備、管理用具等固定資產必然代表了新的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是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物質基礎。 因此該指標能夠反映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裝備精良程度, 是衡量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重要指標。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應存在大量的固定資產磨損價值,固定資產成新率應該很高。
7、 現有人力資源價值
人力資源價值是指個人或群體為組織提供有效服務的能力,即人力資源在預期服務期內所能提供的未來收益的估計現值,這個價值實際上是組織對人力資源投資而產生的效益。如果把人力資源成本看作是人力資源的投入價值的話,那么人力資源價值則是人力資源的經濟價值。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來講,人力資源價值是企業員工身上的才能的體現,如企業員工的專業技能、創造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等,反映了企業競爭中的人力資源優勢。因此,筆者認為,現有人力資源價值是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團隊與研發隊伍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指標。傳統的會計報表資料不能提供人力資源價值資料,該指標數值可以通過人力資源會計核算取得,或參考資產評估數據。
8、 總資產報酬率
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總資產報酬率
表示企業凈資產和負債在內的全部資產的總體獲利能力,是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資產運營效益的重要指標。總資產報酬率反映了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該比率越高,說明資產利用的效率越高。企業總資產來源于所有者投入資本和舉債兩方面。利潤的多少與企業資產的數量、質量,資產的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等有著密切的關系。該指標是綜合評價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由于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無可供動態對比的歷史資料,因此,可以將該項指標與本行業平均水平和行業內的先進水平相比,評判其經濟效益水平和發展能力。
9、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經費比率
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經費比率是研究開發經費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該比率是評價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否保持技術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只有保證較大力度研發經費的投入,才能獲得新的科技成果。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經費比率應高于5%。
以上是筆者針對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情況提出的九項指標,不很全面。除此之外,在對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經濟實力、財務風險進行財務評價時,還應對企業經濟效益預測的合理性、投資預算的合理性作出評價。比如,企業成本費用估算是否合理,產品定價是否合理、產銷量預計是否合理,進而判斷其收入與利潤等指標是否可行,項目的投資利潤率和已完成的投資是否真實合理等等做出分析評價。
三、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財務評價指標的設置
組建時間超過18個月的為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期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較為成熟,財務資料相對于初創期企業要豐富一些。因此,對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進行財務方面的評價時,應該更全面一些。包括管理團隊的能力、研發能力、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市場營銷能力、資金管理能力、企業成長態勢等方面的分析與評價,選擇的財務指標會多一些。前述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九個財務評價指標,同樣適用于成長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財務評價。除此之外,筆者根據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特點,設計增設了如下財務評價指標:
1、 速動比率(或流動比率)
速動比率是指企業速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于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可以立即用于償還債務的能力。速動資產是指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后的差額。流動比率是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速動比率與流動比率的作用是一樣的,都是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之所以選擇速動比率,是由于用流動比率評價企業的償債能力存在明顯的缺陷。比如,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不高的存貨,一旦形成積壓和滯銷,盡管流動比率較高,但償債能力并不強。而速動比率剔除了存貨變現能力差的影響,反映償債能力更切合實際。根據國內外經驗判斷,速動比率等于1或略高于1較好。考核速動比率是為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的運作與管理能力作出評價。
2、 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又稱投資周轉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同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該指標是綜合評價企業全部資產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一般情況下,該指標數值越高,周轉速度越快,銷售能力越強,資產利用效率或企業投資所發揮的效率越高,其結果必然是利潤率上升。此外,分析總資產周轉率時最好結合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是總資產周轉率的補充說明。應收賬款變現速度慢、存貨積壓,表現為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速度低,說明企業營運能力差,資金使用效率低,從而也影響總資產周轉速度。
3、 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率
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率是綜合反映智力資產提供的超額利潤的程度,它是用本企業的總資產利潤率減去行業平均總資產利潤率計算。這里的智力資產可以認為是扣除土地使用權與商譽后的無形資產(與本文前述的知識產權類無形資產相同)。企業擁有的智力資產,可以體現在企業市場實力、成本優勢、新產品開發能力、激勵制度和信息系統、技術資源狀況等方面,不管什么智力資產所產生的效益貢獻最終都會反映到企業的利潤上,因此,用本企業資產利潤率超過同行業平均資產利潤率的程度評價企業智力資產的貢獻效益。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率越高 ,意味著企業智力資產對企業效益貢獻比同行平均水平好,說明該企業某些智力資產具有一定的優勢,資產質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科技型企業正常情況下智力資產效益貢獻率 應該較高,其指標值會大于零。
4、盈利能力穩定系數
盈利能力穩定系數是營業利潤與同期利潤總額的比率。企業盈利是否穩定,是反映其盈利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主營產品市場經營效果的表現。營業利潤由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構成,是不含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補貼收入和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利潤額。通俗的講,營業利潤是比較實在的、能夠反映企業經營水平的利潤。當盈利能力穩定系數趨近于1時,說明企業盈利主要靠自身的經營活動獲得,利潤的可靠性或穩定性強。當盈利能力穩定系數遠小于1時,說明企業的利潤主要靠對外投資或營業外收入、補貼收入等獲得,這種利潤偶然性大,企業難以控制,也說明企業產品的開發能力和營銷能力不強。
5、主營業務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主營業務利潤同主營業務收入凈額的比率。該指標反映了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體現出主營業務利潤對利潤總額的貢獻,以及對企業全部收益的影響程度。主營業務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產品或商品定價科學,產品價值高,營銷策略得當,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獲利水平高。分析主營業務利潤率時,還可以結合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指標。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反映了企業經營業務的穩定性,它是收益穩定增長的基礎。如果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說明企業經營業務發展勢頭良好,企業獲利能力較為穩定。
6、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總額同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表示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從企業支出方面補充評價企業的收益能力。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在節支降耗上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果,企業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強,從而使企業具備較強的獲利能力。
7、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同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凈資產收益率是評價企業自有資本及其積累獲取報酬水平的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指標,它反映了企業資本運營的綜合效益。通過對該指標的對比分析,可以了解企業獲利能力在同行業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同類企業的差異程度。一般來說,企業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保證程度越高。
以上是筆者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提出的一套創新能力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不可能十分全面。根據掌握資料的不同,還可以選擇其他的評價指標。比如,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及其增長速度;產品市場占有率及其提高程度;新技術產品利稅總額比重及發展速度;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及其增長速度;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等等。
參考文獻:
[1]湯湘希.企業核心競爭力價值測度、計量與會計報告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5,(12)
[2]孟祥芳.創新基金對天津的影響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12增刊)
[3]鄒香.圖表式報表分析示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4]孫玉甫.人力資產定價[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5.
[5]王廣輝,班景剛.新技術企業知識型員工智能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現代財經,2006,(1)
作者:王廣輝 文章來源:天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