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會計透明度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企業并購中,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該為決策提供服務,但由于無形資產本身的特點以及其在企業資產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已經成為加強并購中會計透明度的很大障礙。本文并對如何提高企業并購中無形資產會計透明度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企業并購 無形資產 會計透明度
在企業并購和并購后的協同效應的發揮過程中,價值和價格一直是最敏感、最受關注的因素,其綜合體現了整個并購活動中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是企業并購的關鍵。會計信息為決策者確定資產的價值和價格提供一定的依據。現行會計只對企業的歷史成本進行確認和計量,會計報表以交易價格為基礎,只承認已經實現的收益和已經發生的費用,許多影響未來收益的資產和負債項目被從報表中排除。因為無形資產不具有實物形態,很容易在會計信息中被忽略。會計報表中只對有歷史購買成本的無形資產價格進行了確認,那么用會計事實來證明無形資產的價值就出現了許多困難。在現代企業中,無形資產在企業資產中的分量日益提高,并購中的會計信息使用者越來越關心企業無形資產的狀況,他們需要會計提供有關無形資產的價值、構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便做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和管理決策。正確分析和界定無形資產,科學準確的評估無形資產,合法公正的處理無形資產,加強企業并購中無形資產的會計透明度,對推動和保障企業并購的順利實現,是十分重要的。
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競爭已經不再是有形資產的競爭,競爭的焦點集中于無形資產,對無形資產進行大規模投資已經成為發展知識經濟的內在要求。對于如何加強并購中的無形資產的會計透明度,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一、加快與有關無形資產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
從總體上講,西方有關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方法是為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西方市場經濟服務的,但同時也是科技進步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具有一般性。我國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對外經貿往來中有必要跟國際接軌。因此,在無形資產會計處理方法上,我們應該堅持“合理吸收,保持特色”的原則。即在項目的定義、確認范圍、計量、攤銷、財務借貸記載方式等方面盡量與國際準則一致,但在具體細節、資產收益處理、離退休基金列支等主要輻射國內會計計量方面,應根據我國企業的特色與現狀有所保留。 首先,無形資產要素應有所更新,除了傳統型無形資產外,還應該包括人力型無形資產和方法型無形資產。應該加強無形資產計量的革新。借鑒國際慣例,同時考慮我國目前的經濟環境,筆者認為,無形資產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內容: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商譽(包括自創商譽和企業并購中產生的商譽等)、地理標志、服務品牌、經營秘密、融資租賃而持有的無形資產、有技術專長的熟練員工、優質的企業文化和市場理念等。其次,無形資產的計量最好是基于價值和現值理念使用資產評估方法中的收益現值法代替歷史成本法。因為無形資產價值主要取決于其未來收益,面向過去,以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原則、穩健原則和配比原則為主要特征的歷史成本會計模式顯然是不適合無形資產的計量的,應當采取“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加快與有關無形資產國際會計準則的接軌,使得并購中無形資產的轉移成本的計量和并購后無形資產的價值的評估有了更科學的會計資料作為依據。
二、完善會計理論體系,加強會計人員教育
目前,我國的無形資產的核算以及信息披露遵循的是《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和《企業會計制度》,但在財務報告中對無形資產信息不能充分反映。如在資產負債表中無形資產排在流動資產、固定資產之后披露,且只反映一個攤銷后的賬面余額價值;在利潤表中無形資產的轉讓收入和對外投資收益情況都沒有單獨列示,而是并到其他項目一起反映;在現金流量表冶金設置了 “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所收回的現金凈額”和“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把長期投資以外的全部非流動資產合并到一起反映,根本無法看清無形資產的變動情況。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說明”也只是要求披露無形資產的種類、實際成本、本期增減及攤銷數,未能對無形資產的輔助信息充分披露。由此可見,由于無形資產的本身的特點,以及我國現代企業會計制度還不完善,對國際會計準則中一些主觀性判斷較強的原則要制定相應的約束條件,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報告等要盡快制定相應的具體準則,以減少實務中無章可循的隨意性,增加操作的規范性,從而縮小會計主觀選擇的范圍。另外,要通過完善會計理論體系對并購后企業會計環境的變化進行較科學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分析和預測,從而使會計的發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避免因為并購產生的不確定性對會計產生過多的影響。由于并購給無形資產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必須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條件進行規范,要不斷完善會計人員的執業條件,要不斷完善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制度,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切實幫助他們提高素質,積累經驗,更新知識,增強他們的正確判斷力。
三、信息披露是提高并購中無形資產會計透明度的技術保障
就像劣幣驅逐良幣一樣,不實的信息驅除真實的信息。這比本來的信息匱乏更具有損害性。因此,應當保證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并購中與無形資產交易有關的全部重大問題。對一切可能影響并購決策的無形資產交易及時而全面地披露其實質,以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判斷,并保證所有股東和投資者享受平等待遇。首先,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我們應該將無形資產在財務報表重中的位置提前,單獨列示,在披露的內容上也應趨于多元化、豐富化,還應將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以附注的形式提供給報表使用者,以便使其了解到并購后無形資產價值的變動對企業的資產狀況和償債能力的影響。其次,要提高揭示信息的及時性。最直接、簡便的方法就是縮短報告的時間間隔,可采用季報、月報、旬報,甚至周報的形式。在信息披露的手段上應提倡和鼓勵采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如公司在互聯網上設立網頁,通過互聯網進行披露或實行財務報告電子化申報技術,使信息傳播更加及時有效。再次,要加強中介機構對無形資產信息披露的監審力度。加強注冊會計師隊伍的建設,通過不斷地學習培訓,提高注冊會計師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道德標準,加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使其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對企業披露的無形資產信息實施有效的審計監督。最后,健全并購后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信息披露的內部機制。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優化股權結構,發揮獨立懂事的職能作用,從制度上監督管理者將其信息傳遞給外部使用者,為信息的充分披露提供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
1、呂玉芹:無形資產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4
2、倪沙:會計透明度與公司治理結構,企業經濟,2003
3、魏明海 劉峰 施鯤翔:論會計透明度,會計研究,2001
4、熊菲,韓立巖:無形資產的協同效應,經濟導刊,2005
5、尤小雁:知識經濟與無形資產會計創新,無形資產研究論文集,2001
6、[美]Baruch lev: Intangibles Management,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
7、[荷]丹尼爾.安德里森 勒內蒂森:沒有重量的財富-----無形資產的評估與運營,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俞蘭平 譚中明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