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開發管理型財務軟件躑躅不前的原因
近幾年,管理型財務軟件和決策支持型財務軟件相對于核算型軟件來說,發展比較緩慢,實際開發沒有什么重大突破。筆者認為,核算型財務軟件之所以發展迅速,很快被推廣應用,主要是因為它是建立在會計復式記賬的理論基礎之上,采用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包括對外提供會計報表的格式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定。因此,核算型財務軟件開發起來得心應手,滿足了財會人員進行日常業務核算的需要。而管理型財務軟件和決策支持型軟件在實際開發中難度較大,主要原因是:①理論上對于管理這一概念尚含糊不清,對于以何種管理思想、管理為理論依據,無論是學術界還是軟件行業一直沒有形成一致的看法,而這關系到財務軟件的發展方向。②實踐中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的管理方式不同,對應提供管理信息具體內容的要求不同,要求輔助決策的程序也不同,需求的多樣性給開發管理型財務軟件增加了難度。所以,只有弄清管理的本質,找到一個科學的理論作為開發的理論基礎,管理型財務軟件的開發才會有更大的進展。
二、開發管理型財務軟件的理論基礎——決策理論
自泰羅和法約爾開創管理學以來,學術界對管理的定義一直是眾說紛紜。如管理就是通過別人的工作去實現為組織確定的計劃和目標;管理就是研究系統運行的規律,據此組織系統的活動,使系統不斷呈現出新的狀態;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的過程;管理的本質是決策,或者說是圍繞著決策的制定和組織實施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上述觀點都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管理的特征。筆者認為最后一種觀點最能體現管理的本質——即決策理論學派的代表人西蒙提出的管理就是決策。
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于整個管理過程。決策是組織及其活動的基礎。組織是作為決策者的個人所組成的系統,組織的全部活動都是集團活動,對這種活動的管理實質上是作出一系列決策,如:制定計劃的過程就是決策;組織設計、機構選擇、權利的分配屬于組織決策;實際同計劃標準的比較、檢測和評價標準的選擇屬于控制決策等等。總之•''決策貫穿于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全部過程。當然,決策并非是一些不同的、間斷的瞬間行動,而是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工作構成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四個階段:1、情報活動——探察環境,掌握做出決策的條件。2、設計活動——制定、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動方案。3、抉擇活動——從可資利用的方案中選出一個適宜的特別行動方案。4、審查活動——對過去的決策進行評價。一般來說,這四個階段是順序進行的,而實際執行過程中則要更復雜些。在進行某一特定決策的每個階段,其本身就是一個小范圍的決策制定過程。
我們從中不難發現,盡管企業的管理活動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類,但作為一條主線貫穿其中的就是決策。按企業管理具體對象不同可劃分為經營管理、生產管理、科技管理、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但不管是總體上的管理還是具體的管理,要達到預定的管理目標,同樣都要經過情報活動、設計活動、抉擇活動和審查活動四個階段;按過程可劃分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而每一個階段其實就是一個小范圍的完整的決策過程,連接起來后,計劃就相當于決策過程的前三個階段,為了保證決策的順利執行和檢驗決策的正確與否,需要組織、指揮、協調與控制來進行最后的審查活動,對過去的抉擇進行評價。
以西蒙的決策理論 為開發思想,我們就可以發現軟件行業推出的所謂管理型軟件的缺陷,即企業的管理本是一個完整的決策過程,而在會計核算基礎上增加的一些查詢功能、報表分析功能雖然對管理人員進行企業管理能夠起到一定的輔助支持作用,但充其量不過是決策過程中的情報活動而已,只是為管理者提供了一些制定決策之初所需的信息。但接下來怎樣協助管理者制定可能的活動方案,并對備選方案進行分析;選定方案后怎樣在執行過程中進行控制,以保證決策的順利執行;對決策正確與否怎樣進行評價等最重要的方面卻沒有涉及到。管理人員更多的還是憑主觀經驗制定決策方案,直到最后核算層反映出有關反饋信息后才知道決策方案的執行后果。企業的財務管理仍舊是原來的事后核算,無法進行有效的事前預測和事中預測。因此,也難怪用戶對管理型財務軟件要說管理好困惑了。
三、決策理論與我國財務軟件的目標定位問題
我國財務軟件的目標定位在三個層次上,即面向事務處理級、面向系統級和面向管理決策級三個層級,分別對應核算型財務軟件、管理型財務軟件和決策型支持財務軟件。決策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如此定位的原因。根據西蒙的決策理論,企業的管理活動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例行活動,另一類是非例行活動。核算層是最基本的事務處理層次,是一種例行活動,中層管理者的管理活動其實也是屬于決策理論中的例行活動,實行的是程序化決策,而高層管理者的決策活動則屬非例行活動,實行的是非程序化決策。事實上目標面向系統級主要是面向企業的中層管理者,面向管理決策級主要是面向企業的高層決策者。無論是中層還是高層的管理活動其實都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都是由一系列的決策活動組成,不同的只是由于其從事的管理活動的內容和特點不同,所采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程序不同罷了。中層管理者的日常決策通常是常規性的、反復性的,可以利用運籌學、規劃學、概率論、貝葉斯決策論等先進的數學工具和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來幫助程序化決策的制定;而高層管理者的決策活動多是靠判斷、直覺和創造。因此支持高層管理者的管理型軟件不僅要提供豐富的信息和強有力的數學工具,還要能模仿人的思維過程協助決策者進行問題的探索,直至得出較滿意的決策方案。現在的專家系統就是決策理論以計算機為工具在管理領域中的一個具體應用。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所謂的決策支持型財務軟件其實應該是廣義上的管理型財務軟件的一部分。
對于中層管理者,我們的管理型財務軟件應該根據決策過程的四個階段為用戶提供從財務預測一財務決策一編制財務預算。控制與分析一個完整的功能系統,協助管理者進行日常例行事務的管理。具體講,在財務預測和財務決策子系統中可大致按擬訂目標一選擇模型一引入數據一生成分析報告的順序來完成;在財務預算編制和財務控制與分析子系統中大致可以按定義報告格式一定義數據間的公式。定義變量間的取數關系一引人數據一一生成分析報告的順序來進行。對于高層財務經理,根據非程序化決策的特點,我們的管理型軟件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獲取不同來源的信息和指定決策上,不僅要為高層財務經理提供豐富的數據支持、強大的模型、方法等數學工具上的支持,還要提供具備推理機制的各種知識上的支持。這些將涉及到數據倉庫技術、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計算機通信技術等方面的問題,這一任務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地研究。
筆者以為,我國的管理型財務軟件若以決策理論為依托,抓住管理的本質規律,把這一理論引入到我國財務軟件的開發中去,定會將我國的財務軟件的開發帶入到一個新天地。
作者:劉 向 東 文章來源:山東省菏澤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