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行部門預算,建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推行政府采購,是近幾年來財政工作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實現宏觀調控,加大監督力度,穩定經濟發展,實現資金優化配置而對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進行的有益探索。在財政管理體制的三項改革中,實行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財政三項改革的核心。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場經濟國家普遍實行的現代國庫管理制度,由政府財政部門對所有政府性收支實行集中收繳和支付的管理制度,通過國庫單一帳戶對財政性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因此也稱為國庫單一帳戶制度。
一、傳統國庫支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弊端
我國現行的財政國庫支付制度是在傳統體制下形成的,基本特征是預算單位多重設戶、財政資金分散支付,這種運作方式已經不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發展的要求。這種傳統體制下的國庫支付運作方式弊端也日益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3方面:
1、在財政資金使用上缺乏對預算單位的事前監督和事中控制。由于預算單位重復和分散設置帳戶,財政資金流經環節過多,對財政資金的使用缺乏全過程有效的監督。單位自行管理銀行帳戶的使用,并擁有資金實際支配的決定權,導致支出行為隨意性較大,資金在使用中被各種擠占、截流、挪用財政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項目資金,往往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短斤少兩”。財政部門只能依賴各支出部門的財務報告進行事后審查監督,不能及時發現和制止支出過程中的違紀違法行為。發現問題往往是“事過境遷”。
2、資金分散支付和存儲,容易造成財政資金大量滯留在預算單位帳戶上,資金使用效率不高,變相加大政府運行成本。由于各單位資金都有逐漸支付的過程,預算資金按期撥付,在各單位分散保存的情況下,必然會使大量財政資金分散在各單位形成大量財政資金沉淀,并在銀行低息存儲。而財政部門加快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往往缺少資金,卻反過來還向銀行高息借貸,加大了政府的運行成本。
3、財政資金運行的信息反饋遲緩,支付過程不透明,支出信息只能事后只能經過層層匯總后得來、難以及時為預算編制、執行分析和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準確依據。因為財政資金大量分散于各單位、各部門在商業銀行開設的銀行帳戶,財政部門和中央銀行無法全面了解整個財政資金的運轉狀況,難以對財政和宏觀經濟形勢做出及時、準確判斷。
二、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帶來的顯著成效
通過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將預算單位多頭開戶改為單一帳戶;由原來的預算單位自己支付改為以財政直接支付為主,授權單位自行支付行為為輔;財政資金由分散存放改為統一存放財政部門;將原來的事后反饋改為實時反饋,將事后監督改為實時監督。通過近年來的實踐看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取得了的很大的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有利于財力統一運作,資金統一調度,降低財政資金運行成本,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增強了政府宏觀調控力度。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可以有效解決過去財政資金多環節撥付和多戶頭存放問題。使預算單位的資金全部集中在國庫中,預算支出所需資金有財政帳戶直接撥付,減少中間環節,使預算資金到位及時,從而有效降低資金劃撥支付成本,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率。預算單位結余的財政資金都保存在國庫單一帳戶和財政預算外資金專戶,有利于政府加強資金的統一調度和管理,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集中財力辦大事。
2、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可以強化財政預算執行,規范了預算單位的財政收支行為,有效的預防單位擠占、挪用和截流財政資金。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把預算執行的事后監督變為事前和事中監督,把對支出預算總額的控制變為對每筆支出的控制,使各項支出能嚴格按預算執行,從而減少預算執行的隨意性,強化預算的嚴肅性。同時,由于實際資金不到單位帳戶,使單位想擠占、挪用和截流財政資金無可乘之機。
3、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利于健全財政監督機制,將事后監督改為全程實時監督。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財政預算部門、支出單位、財政國庫支付部門三者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有機體,有利于加強對財政支出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杜絕不合理支出,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財政部門可以依托現代化的技術手段,通過代理銀行每天反饋的支付信息,實現對每筆財政資金流向和流量的全過程監控,將傳統的事后監督,轉變為對預算單位支出全過程進行實時監督。有效地防止利用財政資金謀取私利等腐敗現象的發生。
4、規范了預算資金的管理,強化了預算執行和監督。
現在建立起統一、高效、規范的預算資金申請與撥付關系,進一步對預算資金的管理、使用進行監督約束;在預算的執行和監督方面,樹立了依法執行預算觀念。國庫集中支付額度必須嚴格按部門預算執行,因為部門預算是經人大審議批準的,所以任何機構和個人必須嚴格按此執行。對于預算支出中需要調整的項目、內容都必須按程序報經原批準單位進行調整批準后方可執行。
三、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預算單位在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有所變化。
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預算單位由原來的分散支付方式改為以財政直接支付為主,授權預算單位自行支付為輔。直接支付是由預算單位向財政部門提出支付申請,財政部門開具支付憑證,通過代理銀行將資金支付給商品和勞務供應者,包括統發工資支出、集中采購支出和額度較大的工程、物品、服務等項支出。授權支付是由預算單位根據財政部門授權在規定的額度內自行開具支付憑證,通過國庫單一帳戶體系,將資金撥付到收款人,包括未實行統一發放的工資支出、分散采購支出和零星支出等。在進行相關帳務處理時與原來的帳務處理也有很大的不同。例如:以事業單位為例。
一、在授權支付方式下進行帳務處理:
1、2005年1月份預算單位收到財政國庫支付中心轉來的《預算單位收款入帳通知書》金額100000元。
借:財政授權支付額度 100000元
貸:財政補助收入 ----財政授權支付 100000元
2、2005年1月份預算單位用財政授權支付額度采取轉帳方式購買零星的辦公用品支出2000元。
借:事業支出-----購買辦公用品 2000元
貸:財政授權支付額度 2000元
3、2005年2月份預算單位在國庫支付中心提取備用現金3000元,用于單位差旅費用報銷。
借:現金 3000元
貸:財政授權支付額度 3000元
借:事業支出-----差旅費 3000元
貸:現金 3000元
二、在直接支付方式下進行帳務處理
1、2005年1月份預算單位收到國庫集中支付中心轉來《財政直接支付入帳通知單》及發表銀行蓋章轉來的工資發放明細表25600元。
借:事業支出 25600元
貸: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 25600元
2、2005年2月份預算單位財政預算內資金通過政府采購購買汽車一輛,并收到國庫集中支付中心轉來《財政直接支付入帳通知單》及相關原始票據140000元。
借:事業支出 140000元
袋:財政補助收入----財政直接支付 140000元
借:固定資產 140000元
貸:固定基金 140000元
四、深化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面臨的問題和建議
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是對財政資金運行方式的根本變革,是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從源頭上防止腐敗的重大舉措。但是改革也面臨如下問題:預算單位和財務人員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認識不到位,主動性不強,甚至有抵觸情緒;部門預算和政府采購預算不夠完善;財政直接支付比例低;預算單位財務開支標準不統一;財務人員對相關的會計業務處理不熟悉;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統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財政部門要加大對此項改革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途徑使預算單位和相關人員特別是單位領導認識到此項改革的目的和意義,讓財務人員熟悉相關政策、程序,預算單位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爭取單位的理解和支持。
2、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為了加快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做好相關的配套工作。一是實行財政預算改革,逐細化部門預算編制工作,完善政府采購預算增強預算的約束力,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二是要建立支付中心業務結算系統、信息反饋系統,為國庫集中支付推行提供必要的運行條件。
3、加強對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完善和統一相關費用開支標準。由于改革前預算單位費用開支標準自己控制,雖然國家有統一費用開支標準,但是由于一些標準已經過時,嚴重脫離實際,預算單位之間執行費用標準相差很大。實行改革后建議相關部門對預算單位財務開支費用標準加以整理、歸類和修訂,出臺相應法規、制度,加強對預算單位財務管理,維護正常的財經秩序。
4、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由于改革前和改革后預算單位帳務處理都有很大的變化。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后,會計核算、支付方式將發生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有更多綜合素質高、政策水平好的財會人員與之配套,我們必須加大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加強會計核算的基礎地位,規范核算操作。使廣大財務人員對國庫集中支付政策熟悉,了解有關的操作程序,能夠正確的進行會計核算。
5、逐步完善財政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統。建立發達的網絡信息系統是保證整個支付系統內部信息高速交換的根本平臺,應該逐步完善和提高財政管理信息系統,為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提供技術支持。
我們堅信,隨著財政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深入,所有的財政資金全部納入國庫單一帳戶體系管理后,財政資金使用將更加規范;預算執行、收支信息更加透明、完整、準確和及時,為財政運行管理和宏觀經濟調控決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參數;增強財政資金的控制和統一調度,為實施財政政策和管理提供了資金運行保證,極大地提高財政資金的運行效率和使用效益。
作者:陳長青 文章來源:河南省安陽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