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正在逐步加強,各行政事業單位都已產生了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意識,在環境綠化方面的支出正在逐日增加。但作為一個新的支出范疇,在現有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會計制度尚無具體核算方法和要求。在支出核算和綠化植物管理方面還是千個師傅千個法,無統一規范的操作規則。
一、探視綠化支出的核算現狀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中,綠化支出資金的比重越來越多,但無論是首次綠化設計,綠化植物的購買,規劃移栽、種植,用去的可觀資金,還是后期的培植,養護用去的常年性支出,一般都是作為當期發生費用,一次性報銷。比如一個機關大院,計劃達到一個基本的綠化水平。從規劃建造植樹臺、養花壇、花邊帶;購風景樹、花卉、草被;請園藝師移植保養要花60000元左右。但這60000元一次性的在費用中列支,我們且不說它的收益超過了一個會計期間,也不說當期費用的虛增,只說60000元的資產從此在會計記錄上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另一種核算方法是與房屋修建一起核算,作為修建支出核報,房屋竣工決算后同樣造成會計帳上對該項資產無記錄。這是多么大的一個財務管理漏洞啊。
二、探究行政事業單位綠化支出的現狀行成的問題
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綠化支出的核算無論是視同費用一次性報銷,還是視同基建一次性核銷,或通過其他途徑列支,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忽視了對綠化資產的管理。綠化資產品種多,價值差異大,比如桂花樹、銀杏樹等珍貴風景樹價值就相對較高,萬年青等綠化植物的價值較低,但都是批量種植,還有花卉、草被就更是品種繁多,貴賤不一。而且還要適時地進行播種、松土、施肥、剪枝等園藝管理。但目前既未實行登記造冊的實物管理,也未實行類別的建卡管理,對這項資產的管理基本上還是一項空白。
三、探索行政事業單位綠化支出核算的改進方向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綠化核算已不是個別現象,如園林綠化、環境綠化,小區綠化、邊坡綠化、公路鐵路綠化、還有綠化房頂、綠化照明等等,綠化已形成了一個產業鏈,還將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發展壯大。可否考慮形成相應的會計規則和制度,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統一會計核算和綠化資產的管理。在以上規則和制度未出臺之前,根據綠化資產和固定資產的相似點,可否比照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和資產管理規定來對綠化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
作者:夏家國 蘇方穩 文章來源:湖北省巴東縣財政局